2010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历史(一)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60分;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2.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三大战役开始C.西北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D.渡江战役开始3.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A.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件C.南京大屠杀D.卢沟桥事变4.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5.标志着“文化大革命”从此结束的历史事件是: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C“四五”运动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6.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7.“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列宁的这句话反映了A.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B.美国内战后黑奴的处境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破产D.英国圈地运动中“羊吃人”的悲剧8.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A颁布新宪法B进行两个五年建设C实施新经济政策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9.美国历史学家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式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点燃。点燃火药桶的历史事件是A.萨拉热窝事件B.三国同盟的成立C.三国协约的成立D.凡尔登战役10.男性公民普遍参政的是A.雅典B.斯巴达C.波斯D.巴比伦11.1947年8月,印度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结束这个时代的领导人是A.尼赫鲁B.阿拉法特C.卡斯特罗D.纳赛尔12.下列组合与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A列夫·托尔斯泰——《复活》B梵高——《向日葵》C贝多芬——《英雄交响曲》D莎士比亚——《安娜·卡列尼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道小题,共36分)答题考区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历史模拟试题(一)第1页(共6页)历史模拟试题(一)第2页(共6页)1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国宰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材料三: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产启迪后来人。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史上的哪次探索?(1分)(2)材料二的作者属于哪一派别?(1分)这一派别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运动?(1分)(3)材料三的对联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4)材料四中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1分)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它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亚洲强国。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成为战败国,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