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卖火柴的小女孩孩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一生写过168篇童话,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被誉为“童话之王”。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认识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等表现手法,通过有趣的情节,来说明一个道理。1、自主读课文,认读识记字词qúnduōsuokǎoquánjiāng围裙哆嗦烤鹅蜷缩冻僵yànpènhōnghōnggěng火焰喷香暖烘烘火柴梗guàntóngsāi灌进来铜把手两腮通红2、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叙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故事写了哪几部分?说说各部分的意思。第一部分:(1~4)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第三部分:(11~12)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第二部分:(5~10)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疏通内容理解课文疏通内容理解课文疏通内容理解课文疏通内容理解课文一、学习第一部分一、学习第一部分1.请概括这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这几段话写了小女孩哪些方面的痛苦,请写下来?3.作者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那双拖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这个片段中有三个破折号,请指出每个破折号是哪一种用法?破折号的用法:1.表示注释;2.表示意思转折;3.表示声音延长。课文朗读写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这几段话写了小女孩寒冷、饥饿和被人欺负三方面的痛苦。我们体会到了小女孩家里的贫穷,冬天里连一双拖鞋都没有,穿着妈妈的大拖鞋在马路上行走,极不安全,而且还遭到男孩的欺负,更令人同情。表示注释表示注释表示意思转折。5、“小女孩没注意这些”“这些”指这是因为“她可忘不了这个”“这个”是指这样对比着写突出了她美丽的外貌她当时又冷又饿今天是大年夜小女孩处境的悲惨和她内心的痛苦。6、改写下列的句子。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这没有用。7、朗读这段课文时,应该采用怎样的语速语调?采用缓慢低沉的语速语调。“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里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环境越恶劣就更能体现小女孩儿的悲惨遭遇。学习第二部分学习第二部分学习第二部分学习第二部分默读5—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每次分别都看到了什么?擦燃次数看到的现实想得到的4、默读5—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每次分别都看到了什么?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香喷喷的烤鹅一直向小女孩走来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回奶奶抱着小女孩一起飞走了擦燃次数看到的现实想得到的第一次火炉寒冷温暖第二次烤鹅饥饿食物第三次圣诞树痛苦快乐第四次奶奶悲惨关爱第五次和奶奶飞走艰难幸福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敢”和“终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情?说明了小女孩擦燃第一根火柴之前经过长时间、激烈的思想斗争。2、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说明小女孩儿的美好幻想就像这熄灭的火柴那样,破灭了——幻想不是现实3、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说明在现实中,小女孩儿要想实现美好的愿望那是行不通的,现实就像这堵墙一样的冷酷无情。4、她俩在光明的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指什么?指小女孩儿死了。小女孩儿在幻想中什么也没得到,幻象越光明、越温暖、越欢乐,就会感到现实给予她的越黑暗、冷酷和悲惨。那么她认为在这个世界中她得不到这一切,只有在奶奶去的那个地方才能得到。这就说明,在这个社会中她的现实太悲惨了。学习第三部分学习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