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爱岗敬业演讲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石”——“爱岗敬业”;2007年教师节前夕,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其核心无不指向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石”——“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是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尊重,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爱岗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甚至于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5.12地震的那一刻,有这样一些平凡而伟大的老师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祖国的未来和花朵。用生命注释——爱岗敬业。他用双臂守护了学生,自己却被死神带走——XX市东汽中学政治教师谭千秋老师,在地震中本可以获得生存的机会,却在关键时刻,用臂膀、用脊梁、用身躯,为学生撑起坚实的屏障,用生命与死神抗争,换回了孩子生的希望;“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他用坚强的双臂护住学生,面自己却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孩子——XX县区映秀镇映秀小学教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的搂着2个学生,2个学生活了下来,而张老师却失去了生命,而且他自己的孩子也已遇难。“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危难时刻见真情,不是亲情却胜于亲情,这就是伟大的师第1页共4页爱,用生命注释的——爱岗敬业。面对着物欲横流、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现实社会,我们又该怎样坚守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呢。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却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我们不因以“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而自卑,更不能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自满,不能因平凡而放对弃教育理想的追求,1只有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才谈得上教师这个职业。爱岗敬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是教师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中体现的惟一途径。只有勤奋的人才能更敏锐地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教育无小事,只有在勤奋者的耕耘之中才会领悟其中的精华所在。当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辛勤耕耘,不断探索和总结,一生写了40多本专著、600多篇论文,3700多份观察(学生)日记,为人类的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江苏南通师范的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五十余年坚守在小学教育的岗位上,在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选准了一个课题,又用了30年的时间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不放弃,不见异思迁,不断深入,不断提高,终于攀登到一个辉煌的高度——创立了情境教育。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断进取,永攀高峰的精神境界,尤其值得我们教师学习。教师职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赋予我们重大的责任,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李镇西: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凝聚成《爱心与教育》一书,这是他17年勤奋努力之结果。第2页共4页这些,都凝聚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折射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更是教师“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的具体体现。一名优秀的教师,胸怀大志,追求理想,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