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阶段复习课课件VIP免费

阶段复习课课件_第1页
1/47
阶段复习课课件_第2页
2/47
阶段复习课课件_第3页
3/47
阶段复习课第十二章【答案速填】请写出框图中数字处的内容:①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③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⑥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⑦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⑧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主题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主题训练1】(2013·佛山中考)课本指出: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除了公理外,其他的真命题(如推论、定理等)的正确性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1)叙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推论AAS.(2)证明推论AAS.要求:叙述推论用文字表达;用图形中的符号表达已知、求证,并证明,证明对各步骤要注明依据.【自主解答】(1)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已知:在△ABC和△DEF中,∠A=∠D,∠B=∠E,BC=EF,求证:△ABC≌△DEF.证明:因为∠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A=∠D,∠B=∠E(已知),所以∠C=∠F(等式的性质).在△ABC和△DEF中,∠B=∠E,BC=EF,∠C=∠F,所以△ABC≌△DEF(ASA).【主题升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思路”找夹角(SAS);1.已知两边找直角(HL,SAS);找另一边(SSS).2.已知一边一角.(1)边为角的对边时,找任一角(AAS).找角的另一边(SAS);(2)边为角的邻边时找夹边的另一角(ASA);找边的对角(AAS).3.已知两角:找任意一边(AAS,ASA).4.有直角,找两边(HL,SAS).1.(2013·湘潭中考)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连接AD,AE.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EA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A.BD=CEB.AD=AEC.DA=DED.BE=CD【解析】选C.因为AB=AC,所以∠B=∠C,选项A中添加条件BD=CE,可证△ABD≌△ACE(SAS),得到∠DAB=∠EAC,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中添加条件AD=AE,可得∠ADB=∠AEC,可证△ABD≌△ACE(AAS),得到∠DAB=∠EAC,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中添加条件DA=DE,不能得出△ABD与△ACE中的某一元素对应相等,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D中添加条件BE=CD,可推出BD=CE,同选项A可得选项D错误.2.(2013·台州中考)已知△A1B1C1与△A2B2C2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①若A1B1=A2B2,A1C1=A2C2,则△A1B1C1≌△A2B2C2;②若∠A1=∠A2,∠B1=∠B2,则△A1B1C1≌△A2B2C2.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正确②错误B.①错误②正确C.①,②都错误D.①,②都正确【解析】选D.① A1B1=A2B2,A1C1=A2C2,A1B1+A1C1+B1C1=A2C2+A2B2+B2C2,∴B1C1=B2C2,∴△A1B1C1≌△A2B2C2(SSS);② ∠A1=∠A2,∠B1=∠B2,可得∠C1=∠C2,所以△A1B1C1与△A2B2C2形状相同,又由周长相等,故△A1B1C1≌△A2B2C2.3.(2013·昭通中考)如图,AF=DC,BC∥EF,只需补充一个条件,就得△ABC≌△DEF.【解析】因为BC∥EF,所以∠EFD=∠BCA,又因为AF=DC,所以①用“ASA”,需添加∠A=∠D或AB∥DE;②用“SAS”,需添加BC=EF;③用“AAS”,需添加∠E=∠B.答案:EF=BC(或∠E=∠B或∠A=∠D或AB∥DE,答案不唯一)4.(2013·天津中考)如图,已知∠C=∠D,∠ABC=∠BAD,AC与BD相交于点O,请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解析】 ∠C=∠D,∠ABC=∠BAD,AB=BA,∴△ADB≌△BCA,∴AC=BD,BC=AD,又∠DOA=∠COB,∴△ADO≌△BCO,∴OA=OB,OC=OD.答案:AC=BD(或BC=AD或OD=OC或OA=OB,答案不唯一)5.(2013·呼和浩特中考)如图,CD=CA,∠1=∠2,EC=BC.求证:DE=AB.【证明】 ∠1=∠2,∴∠1+∠ECA=∠2+∠ECA,即∠BCA=∠ECD.在△BCA与△ECD中,BC=EC,∠BCA=∠ECD,CA=CD,∴△BCA≌△ECD(SAS).∴DE=AB.6.(2013·泉州中考)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BE⊥AD于点E,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E=CF.【证明】 AD是△ABC的中线,∴BD=CD, BE⊥AD,CF⊥AD,∴∠BED=∠CFD=90°.∠BED=∠CFD,在△DBE和△DCF中,∠BDE=∠CDF,BD=CD,∴△DBE≌△DCF(AAS),∴BE=CF.7.(2013·普洱中考)如图,已知点B,E,C,F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阶段复习课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