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六课第二框《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基本内容《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侧重围绕如何避开网络负面影响,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主要从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两方面来谈。(二)教学目标的1、知识能力目标: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上网要遵守法律。掌握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漫画分析、案例分析,访谈,辩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强化规则意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抑恶扬善、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树立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强化规则意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①针对现实现状②课标的具体要求(三)教学重、难点把激发学生自我保护与自觉遵守网络规则的强烈愿望,定为教学的重点,把正确认识网络中的自由程度定为教学难点。我之所以确定以上两点为重难点,是因为认同与应用必须首先有愿望,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它受一定规则等的制约,自由是有一定的限度。二、学情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因此违德违纪违法,针对学生的成长问题,有必要让学生学会“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如果没有对学情的了解分析研究,就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三、教学方法设计(一)教法设计:1、经验分享法:利用成人或他人的间接经验,提高网络交往水平。2、讨论法:对于有疑惑或有争议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后讨论。3、总结法:对于学生的讨论,教师扣住教学目标,适当归纳小结,提升学生认识,升华学生情感,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4、讲授法:针对学生的兴趣、疑惑、盲点,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二)学法设计:1、案例分析法:在学生动耳、动眼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动嘴说,促进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2、理论联系实际法:通过身边人的遭遇,正确面对网络生活和网络交往。3、归纳总结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网络交往艺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教学观念,故有以上教法学法设计。四、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中央台“幸运五十二”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节目,以幸运闯关为线索,贯穿整节课,在闯关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新知,提高能力,进行情感体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学目标。勇敢闯关活动名称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第一关:导演关(4分钟)活动一:请你做导演让学生做导演,想象、构思小张一人在家上网后面可能发生的种种剧情。当明星的导演,学生有极大兴趣,通过构思剧情,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网络的两面性,我们应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导入新课。第二关:自我保护关(14分钟)活动一:奇思妙想猜结局1.多媒体展示漫画《尴尬的约会》2.鼓励学生猜想各种见面后可能发生的结局3.展示其中“上当受骗”结局,让学生分析:①他们为什么上当受骗?②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4.引导学生归纳: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漫画直观形象,学生感兴趣,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自主漫画分析,发挥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帮学生弄清并归纳:网络交往对象不可捉摸,必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活动二:犹豫不决求帮助1.多媒体展示情境“犹豫不决求帮助”2.引导学生分析:①我可以点击吗?为什么?②我们应该怎样应对不良信息?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不良信息,提高辨别觉察,抗诱惑能力。不良信息是学生经常面对的,通过情境创设,提出问题,“怎样对待不良信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结合实际,充分交流,让学生感悟并归纳出结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提高辨别觉察和抗诱惑能力。活动三:小记者在行动1、请一名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安全上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