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总结去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坚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类资源,突出关键环节,落实得力措施,夯实相关责任,有力的改善了基层组织办公条件,为村级组织开展活动,发挥党员先进性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全县74个建设项目村中,新建村69个,改扩建村5个;建筑总面积13090.24m2,新建面积11969.82m2,改扩建面积1120.42m2,其中:90-100m2的5个村、100-120m2的17个村、120-150m2的20个村、150m2以上的32个村;建设投入总资金735.037万元;其中:中、省、市、县配套资金321.9万元、其他渠道筹措资金9.6万元,项目村自筹资金403.537万元。截止今年9月中旬,所有项目村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主要做法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全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会后,县委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财政局、发展计划局、城建局、审计局等16个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组织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明确了办公室,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三级责任,县委组织部负责总体协调和日常监督检查,县纪委、城建、国土、财政、审计等部门全力配合,提供优质服务,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减免各种费用,确定了乡镇党委书记和项目村党组织书记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县委分别于20*年9月19日和20*年3月9日召开了第一批和第二批项目村建设动员大会,要求各乡镇党委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大事和政治任务来抓,并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主要内容。县、乡镇、村逐级签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目标管第1页共5页理责任书》,夯实责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项目村建设现场检查指导,确保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工程顺利实施。2、科学规划,合理选址。一是结合我县自然和人文实际,选择了陕南1套方案,并要求各项目村依照陕南1套方案,结合本村实际,由*县建筑设计室科学合理地作出具体的规划设计,部分村在保持省上设计图纸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全村人口数量、党员数量、和村集体经济状况,适度扩大了建筑面积。二是按照"统筹规划,方便群众,适度超前"的要求,先由各村确定建设地址后,向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县委组织部和村建办同志协同镇村逐村勘察选址,尽量选择交通便利、人口较多、居住较为集中、地质结构稳定、便于管理的村镇中心。同时立足长远,村集体经济相对紧张的村,考虑到村卫生、计生、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等,预留发展空间,尽可能实现资源共享。三是统一了外墙瓷砖涂料颜色,统一配置了国旗、党徽,规定了悬挂点等,确保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新农村的标志性建筑。3、多方筹资,确保投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计划下达后,各村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情况下,积极盘活固定资产,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县财政也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优先划拔配套资金193140元,对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村及时预付了部分启动资金,保证了整个项目建设的顺利起步。积极协调各包扶部门单位资助资金和物资折价共计30多万元,城建、国土、财政等部门积极支持,减免各种费用12万多元。县财政在保证计划配套资金足额到位的基础上,又另外拿出20多万元,党费中拿出15万元资金,对部分经济薄弱的项目村进行补助,较好地解决了项目村建设资金的缺口问题。建设过程中,在中央和省市经费尚未下拔到位的情况下,一些村下了很大决心,采取村领导自己贷款、盘活变现村固定资产,千方百计筹集建设经费,保证了建设工程顺利进展。龙亭镇邓家沟村为了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在经济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贷了款,保证了工程正常启动。戚氏镇石羊村、草庙乡艾河垭村等为了节约资金,发动党员义务投工投劳,开挖第2页共5页基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