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科长《不一样的薪酬》近五年来,该公司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1)如果上述趋势发展下去,会给该公司和职工带来什么不利影响?(2)该公司在分配方面应该作出哪些改变?1、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绝对的平均分配与收入差距悬殊都属于分配不公平。基尼系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讨论:结合这些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谈谈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2、确保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农、工、建、运、商等)内部进行的分配。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2、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3、企业或集体的自留部分。资料卡: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国家把其以税收等形式得到的这部分收入面向全社会进行再次分配,分配给那些不能自己直接生产物质养活自己的部门(如行政、教育、科研、国防等部门)、老少边穷地区、需要帮助的人们等。资料卡: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税收(国家)利润(企业)工资(职工)初次分配财政收入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分配(社保、三农、教育等)再分配企业内部资料卡: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上半年GDP300670亿(9.0%)340507亿(9.1%)401202亿(10.4%)204459亿(9.6%)财政收入61330亿(19.5%)68476亿(11.7%)83080亿(21.3%)56875亿(31.2%)城市居民收入15789(8.4%)17175(9.8%)19109(7.8%)11041(7.6%)材料一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市居民收入的变化情况(红字体是增长率、单位:元)思考:比较上述增长率情况,分析我国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提高居民收入的增长率,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材料二:据统计,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由劳动关系矛盾引发部分地区“出租车停运事件”的群体性极端事件,招工难等问题,对此,今年全国就有12个省区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思考:材料反映出什么经济现象?应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这种现状?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过低,工资增幅不明显。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国家取消农业税,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修改义务教育法,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从西部向全国覆盖;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月到3500元/月。思考:分析上述国家政策,说明国家是从哪方面入手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国家是从再分配上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具体有: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三农”、教育、社保等的投入;通过税收调节,控制收入差距。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一个制度两个举措)(1)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两个举措: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提高“两个比重”);前提保证要求正确处理二者关系1.鼓励先富...2.反对平均主义...3.初次分配重效率...共同富裕达到节约资源增加财富发展生产力共享成果共同富裕防止分化切好蛋糕做大蛋糕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效率公平做到做到实质意即实质意即体现知识回顾反对平均主义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