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第十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第六册)导学设计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时2第2课时主备人刘春萍教学目标1、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抓住描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的词句进行品读。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2、抓住描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的词句进行品读。教学准备熟读课文。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案1.认读并抄写下列词语。无限暮色纺织娘欣赏樱桃核浓厚蜗牛中毒小心翼翼训斥迷恋殿堂雕像强烈洞穴纪念驱散隐藏怒气冲冲沉甸甸一动不动兴趣蝴蝶塞满傍晚2.课文有个自然段,是按照结构方式写的,可以分为段。怎么分的?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3.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法布尔的什么事?合作探究案1、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2、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达标检测案.读下面一段话,想一想:要想做到“首尾呼应”,应该怎样结尾?人人都有一双手,可每个人的手并不一样,科学家的手——智慧之手;画家的手——丹青之手;医生的手——回春之手……而我却希望有一双妈妈那样的手——巧手。……妈妈手工好,厨艺好,拓展延伸案为自己喜爱的一位名人设计一座雕像,你想把它像设计成什么样?正好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前有一座名人雕像的底座,上面还没有放上名人雕像。要说清楚,看看哪个同学的设计最富有创意,我们就把他的设计推荐给学校。小组评价导案设计教学分析及课堂随笔一、质疑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来说说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那么,你们还对课文的那些内容感兴趣呢?二、品读课文,自主感悟1、自由读2、3段。2、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3、学生读,师生共读、共议。4、交流。A、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B、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1)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C、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D、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E、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2)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3)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8)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9)生练读法布尔的话。(10)学生练读2、3段(11)齐读2、3段(12)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13)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A、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自然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多读几遍。B、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C、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D、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