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温庭筠渔家傲范仲淹江城子苏轼武陵春李清照破阵子辛弃疾词五首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感情。让我们一起努力完成下面目标:初读诗词,自主学习:1.解决本课出现的生字词。2.结合注释,了解五首词的内容、感情。3.朗读五首词,读出感情,读准节奏。4.记下疑难,准备质疑。读准下列字音:晖()嶂()勒()羌()擎()舴蜢()麾()huīlèqíngzhàngqiāngzéměng自学检测:huī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作者温庭筠(晚唐人)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熟读课文,合作学习:本词刻画了一个独处深闺,登楼远望,盼望远行爱人归来的思妇形象。本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本词抒发了她渴望爱人归来的殷切心情和因爱人未归的失望和肠断的情怀。本词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词描述一遍。早上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映照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蘋洲头。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小结:渔家傲·秋思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想一想1.塞北秋天的风景异在何处?2.如何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异在:雁去无留意,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家乡风景进行对比)此句是全词的核心,揭示了作者和将士们思念家乡但又因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而没有办法回去的矛盾心理。抒发了将士们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思想情怀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5.解释下面的词语:衡阳雁去:燕然未勒: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点出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也表现了边塞的悲凉壮阔。)大雁向衡阳方向飞去。没有建立破敌的功业。6、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点明本词主旨的句子是7.本词暗含对比,请举例说明。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词中将大雁南归“无留意”与戍边将士不能不留下来进行对比,为下文写将士们戍边凄苦,埋下了伏笔,大雁都知道回家,人何尝不想回?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小结: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江城子·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江城子密州出猎1、这首词上阙描写了,下阙抒发了者。2、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打猎时宏大壮阔的场面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①亲射虎,看孙郎。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③西北望,射天狼。3、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自喻孙权,突出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老,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意气奋发。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表达了自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