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武穴市大法寺中心学校王明琪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明确网络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知道如何利用其优势避免其劣势。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运用网络工具;对某些网络陷阱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恰当把握网络交往与网下交往的原则,形成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的态度,培养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二、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两面性认识网络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三、教学难点:清楚意识到网络是一种工具,要具备看清网络某些陷阱的分辨能力。四、学生分析:针对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和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感受网络交往的优越性,同时,学生又需认清网络交往的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分析网络,帮助现代学生健康成长。五、教学方法:调查结果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①导入新课:七嘴八舌话时尚展示“MM、青蛙、PK、东东、9494、恐龙”等网络时尚词语,学生解释这些网络语言的含义。你熟悉这些网络术语吗?[提问]:看来大家对这些术语很熟悉,它离我们很近,那么它们都和什么有关呢——网络。[归纳]:可见,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空间距离已经不再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障碍,网络交往成为了一种时尚,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网络上的人际交往。②新课教学:(一)、网络沟通无极限活动一:你的上网经验。出示幻灯片“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1、你有网友吗?2、你心目中的网友是什么样子?你知道他们的国籍、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真实情况吗?3、谈谈你与网友交往的有趣故事?4、除了交网友,你上网还做哪些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最后出示一组幻灯片,我们可以利用网络阅读新闻、查询信息、收发邮件、聊天讨论、展示自我、玩游戏、看杂志、购物、下载音乐影视等。师:(小结)什么事都可求助于网络,可见网络生活的确很丰富。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网络交往经验。那有没有想过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有何不同?活动二:议一议。出示幻灯片“网络交往与网下交往的不同”。学生结合书本内容思考回答。教师在黑板上作适当记录(交往对象、领域扩大,交往方式改变)。(二)、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师:网络生活内容丰富多样,网络交往对象、领域无限扩大,这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网络的无极限,那么网络无极限好吗?学生思考回答。师:刚刚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其实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任何问题,网络沟通无极限有利也有弊,那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现就“中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上网弊大于利”展开分组讨论,并以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辩题,四小组分两队代表正反两方进行现场辩论。学生辩论:正方:赞成利大弊并说明理由,师在学生说的基础进行补充归纳并展示:1、使大容量的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2、结交新友扩大了交往领域,增强交际能力,锻炼、眼、手脑并用的能力。3、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交流思想,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突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反方:赞成弊大于利并说明理由,学生说教师引导并总结,网络交住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中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1、造成精神荒颓废、荒废学业;2、加重家庭经济负担;3、产生信任危机,影响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4、影响身心健康,有的走上违法犯罪道路;5、过分沉迷于网络游戏,使身心受到摧残…教师归纳总结出网络交往的另一个特点:既有利又有弊具有两面性。网络的负面影响活动三:小波的故事。问1:网络游戏能满足人们的什么心理?什么样的同学容易沉迷网络?——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