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家庭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众多,而家庭康复也是恢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发病主要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或压力作用,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脱出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腰痛、下肢放射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一、流行病学特征(一)发病率国外学者以下腰痛为调查对象,有90%的人都有过体验,年发病率约15%,同龄女性比男性高。腰间盘突出的病人腰4~5、腰5-骶1占90%以上,年龄20~50岁多发,随年龄增大,腰3~4、腰2~3突出的危险性增加。(二)诱发因素1.退变椎间盘的生理退变从20岁开始,髓核由婴儿时期的胶胨状逐渐脱水纤维化,脊索细胞退化坏死,至成人逐渐变成纤维软骨组织。纤维环的退变表现在胶原纤维增粗,并出现逐渐增宽的细小裂隙,若在外力作用下可造成纤维环撕裂,发生髓核突出。2.职业暴露于反复举重物、垂直震动、扭转职业的人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高。Fremyer观察表明,反复举重物>20Kg的人,44.4%的可出现腰痛:垂直震动职业如司机、摩托车骑手等,因长期受颠簸震荡,产生慢性压力,椎间盘易突出长期弯腰工作者因髓核长期被挤向后侧,受到较大的张力加之纤维环较薄弱而易发生突出。3.吸烟吸烟者下腰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其机理是吸烟者咳嗽增加椎间盘内压。另外,吸烟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椎间盘乳酸产生增加,PH值下降,加速椎间盘基质的崩解。4.心理因素对从事的职业长期厌烦、焦虑或紧张,有恐惧心理的人群发生率高。5.医源性损伤诊断性治疗、腰穿和腰麻误伤椎间盘等,也可增加突出的危险性。6.其他寒冷、酗酒、腹肌无力、肥胖、多产妇和某些不良的姿势,也是诱发突出的危险因素。二、病理椎间盘具有多种感觉神经支配,当外力致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时,局部组织破坏,P物质释放引起炎性反应,使疼痛感觉敏感;髓核组织中粘多糖和β-蛋白造成的局部自身免疫反应;神经根受压水肿引起创伤性炎症。久之神经根与破裂突出物发生粘连和纤维化,神经缺血,刺激硬膜囊,神经根及纤维环外部的窦椎神经引起下腰痛。三、临床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虽有多种分型方法,但大都以病理分型为基础,可分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后纵韧带下型、脱出后纵韧带后型、游离型。四、临床评定根据腰间盘突出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制定了非手术疗法的评定标准:满分100分。其中疼痛和麻木满分20分,行走能力16分,生活及工作能力16分,压痛16分,膝、跟腱反射16分,每项分四个等级,各有对应得分(因非手术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改变不明显,再者要求每位病人治疗前后均行X线和CT检查不现实,故未将其列入评定表)。标准:优>90分;良75~90分;可50~74分;差<50分。根据治疗前、后评分可分别计算出改善指数和改善率: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正常评分–治疗前评分五、临床表现(一)症状1.腰痛病人多表现下腰痛,影响到腰背部及患侧臀部,重者伴有坐骨神经痛。腰痛是最早的症状,多是在腰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少数有外伤、摔倒、搬重物或拾重物外,多是由慢性劳损引起。腰椎间盘退变使纤维环弹性回缩力减弱,即使较小的应力作用于已退变的椎间盘上也可发生破坏,甚至使髓核突出。2.坐骨神经痛是由于神经受到刺激放射至患下肢引起的,多表现在股后部、小腿外侧、足跟、足背外侧及拇趾。其确切部位是由椎间盘突出的节段决定。腰背痛加上一侧或双侧腿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可用锐痛、钝痛、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来描述。3.麻木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的。麻木区域依腰骶神经根受累区域分布,约占腰腿痛的14.0%。神经根持续受压、麻木和肌萎缩可同时出现。4.下肢发凉有少数病人自觉下肢发凉、无汗或出现下肢水肿,这与腰部交感神经根受到刺激有关。5.间歇性跛行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出现继发性椎管狭窄,对于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小者,突出的骨髓更加加重了椎管狭窄的程度,以致诱发本病症状。6.马尾症状主要见于中央型巨大突出者,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困难,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