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七大要点第一、美国人非常注重意服装的整洁。第二、拜访美国人时,进了门一定要脱吓帽子和外套,美国人认为这是一种礼貌。第三、美国人十分重视着装细节。第四、在美国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第五、穿睡衣、拖鞋会客,或是以这身打扮外出,都会被美国人视为失礼。第六、美国人认为,出入公共场合时化艳妆,或是在大庭广众之前当众化妆补妆,不但会被人视为缺乏教养,而且还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第七、在室内依旧戴着墨镜不摘的人,往往会被美国人视作“见不得阳光的人”。建国后,美国保障宗教自由的权利,政府实行政教分离制度,不支持也不反对任何一种宗教。但宗教在美国政治中相当活跃。大多数美国总统都宣称是基督教新教信徒,只有建国初期的几位总统是自然神论者,另有一人是天主教徒(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全国51.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信奉其他宗教人口比例为天主教(23.9%)、摩门教(1.7%)、其他基督教(1.6%)、犹太教(1.7%)、佛教(0.7%)、伊斯兰教(0.6%)、其他宗教(2.5%),不属于任何教派的占4%美国建国前的英国殖民地时期,没有宗教自由,当时存在非常严酷的宗教专制法令,对不信仰基督教的人进行歧视、迫害,而且基督宗教各派别控制的地区对其它派别的教徒也实行歧视政策。伦敦的星期天,不是所有的商店都停止营业,但是大多数(尤其是个人的)徽闭店所有的剧场和大多数电影院也都关门。因为伦敦人都喜欢在星期天出城去郊游。饮茶,是英国各阶层人民都喜爱的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特别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爱好现煮的浓茶,放一、二块糖加少许冷牛奶。下午茶在乡间,也叫荤茶,或饱茶,喝茶时附带吃鱼、肉等菜肴,代替正餐。而现在喝茶已经没有什么菜肴了。如果饿了,由面包圈之类的东西代替。英国人见面时不爱讲个人私事,而爱谈论天气,否则会受以冷遇。不是爱谈论天气,而是以天气为开头,化解都不说话的尴尬场面。在英国翘大拇指是拦路要求搭车之意。在英国,如果戴口罩上街,人们会认为是传染病者跑出来了,也许还会有人叫救护车。意大利主要是意大利人,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如果有人打喷嚏,旁边的人马上会说:“萨路德!(祝你健康)”。另外,当着别人打喷嚏或咳嗽,被认为是不礼貌和讨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马上对旁边的人表示“对不起”。据说是因为欧洲曾有过因重感流行而置死人命的先例,感冒在意大利人眼中也如洪水猛兽般恐怖,因为旁边的人马上会说:“萨路德!(祝你健康)”。意大利人热情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在正式场合,穿着十分讲究。见面礼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对长者、有地位和不太熟悉的人,要称呼他的姓,加上“先生”、“太太”、“小姐”和荣誉职称;在就餐、乘车、乘电梯等情况下,都会让女士先行。和意大利人谈话要注意分寸,一般谈论工作、新闻、足球;不要谈论政治和美式橄榄球。意大利人忌讳交叉握手,忌讳数字“17”。在意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意大利人的守时和集体观念相对就差一点,宴会迟到20分钟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意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烩水果、喝酸牛奶的习惯。酒特别是葡萄酒是意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不论男女几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时,也要掺上一些酒。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佛教是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他的姓是乔达摩。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拘尸那迦、蓝毗尼园、鹿野苑、菩提伽耶、五台山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