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备课本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一块特别的石头》、《地图上的发现》、《新型玻璃》、一篇略读课文《人类的“老师”》和一个《语文百花园》组成。单元课文都围反映了“热爱科学,执著求索”这个主题。《一块特别的石头》讲述的是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地图上的发现》讲述了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新型玻璃》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人类的“老师”》写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启发,发明许多有益于人类的东西。课文中的几位科学家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的可贵品质。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几方面:1.认读17个字,认识字形,读准字音。会写19个字,正确掌握字形,能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2.在阅读中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感悟科学家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可贵品质,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默读课文。4.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引导学生初步感悟关联的句子之间的关系。21一块特别的石头【内容简析】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设计理念】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一步一步地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特点写具体的。【教学目标】1.认识“垛、哄、遗”等生字,会写“哄、爹、砸”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体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悟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重点难点】了解李四光研究巨石由来的过程,及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教学时间】三课时。【设计流程】79第一课时(预习课)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2.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最感兴趣的问题要提出来吗?二、理解词意:陨石:是从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来到地球的石头。地质学家:从事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和地球构造、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并且成绩卓越的科学工作者,称地质学家。突兀:高耸。第四纪: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约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50万年)。冰川:寒冷地区多年降雪积聚分布在陆地上长期存在的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秦岭: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位于陕西省中南部,是中国自然地理南北气候分界线.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遗迹: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准自己认为难读的字音。3.同桌互读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错音。4.检查认读生字词。(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5.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6.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7.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识记生字。①自主选择生字识记。先组内读一读,再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②检查点拨。如: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垛、哄”;用“造句”的方法记准“遗”字:一件很贵重的东西掉在海里了,真可惜真遗憾呀!2.指导书写。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请老师示范。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请你做小老师为大家示范。然后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课后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