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革体育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内容提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对后进生的转化三个方面来源体育课方法改革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身体素质。自80年代以来,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蓬勃发展,态势喜人。但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同时,我们的体育课却仍旧无法抛开学习前苏联的体育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讲—示—练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学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当前,我们体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发人们采取某种行动,做出一定努力的心理欲望,在学习中它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原动力。而动机的激发也需要有诸多因素,如:一.成功是诱发内部动机的最强烈的因素,因此,体育教学应该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满足他们成就的需要,激发动机,提高兴趣,切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二.通过体育教学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现在体育意识、习惯的养成与他将来的生活目标有紧密联系且与他们的兴趣相投时,学习动机就会增加,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就会提高,所以明确教学目标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三.了解学习结果可以增进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反馈。同时,激发学习动机还需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1.运用“成功教育“思想追求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的动机趋向。顾明远教授在《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挑战》一文中提出:“我赞成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成功教育’”,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得到-1-发展,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在“成功教育”思想启迪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有的学生由于害怕,不能按要求完成练习,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除了进一步讲解、示范教他们掌握正确的技术要求外,还要改进教学方法,适当降低箱的高度或缩短踏跳板与箱之间的距离等,帮助和保护这些学生进行练习,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在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鼓舞下,学生就会逐步掌握正确的动作,逐渐消除恐惧心理,独立完成练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以坚韧的毅力、顽强的品质、持之以恒的精神取得成功时,不但能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全部乐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欲望。2.加强目标管理目标教学是近年来运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明确有目标。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等是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教师要在学生明确学校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去实现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近期目标和课堂目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要制订单元达标项目和考查项目,帮助学生制定达标计划,明确奋斗方向。对身体素质差,体能较弱的学生进行目标跟踪管理。对照目标,找出差距,注入学习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进步,最终达到质量目标要求,让学生获得完成教学目标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对其保持与提高学习动机非常重要。其次是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体育教学过程有其独特之处,即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参与,而且强调学生的身体活动,即“身心同动”。体育教学最本质的特点是学习者从事大量的“身体练习”。只有通过练习,才能理解动作技术,掌握动作技能。这种特点决定了体育学习方法的主体是掌握-2-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的方法,这是体育学习方法的本质特征。关于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研究,在有关心理学原理中有一定的阐述,但大多是关于运动训练的理论借鉴,很少有体育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们所指的学生的“练习”并不是简单的、盲目的动作重复,而是在经过仔细的观察——形成鲜明的表象,有目的地模仿——深入理解动作要领;自觉地思考、讨论达到技术知识、原理的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