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评价需因人而异东津新区东津镇霸王小学程俊一、为什么学习评价因人而异数学学习评价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态度上给予多样性的、差异性的评价。数学学习评价因人而异属于数学学习公平的范畴,公平的评价对学生和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公平的课堂评价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有利于师生关系和谐,形成一种融洽、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同时,公平的课堂评价能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行为得到点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引导,个性差异得到尊重,这样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公平的课堂评价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公平、公正意识,有助于他们社会化的完成。如果教师评价不公平,比较容易导致同学之间不和,易产生对抗、冲突,也会使某些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教师的教育教学影响受到削弱,甚至对某些学生整个人生的态度产生影响,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形成反社会化人格。二、什么样的学习评价才是因人而异1.均衡性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经常用以调控教学过程的手段,同时也是一个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改进学生的学习,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信心的过程。因而谁得到了教师的评价,是一个关涉评价公平性的首要问题。当然理想的情况就是每节课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评价。但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班级人数较多、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注、得到教师的评价是不现实的,因而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是不公平的,但也不能每节课得到老师评价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公平的课堂评价必须有一个动态平衡,对于有的学生而言,这节课虽然不能得到老师评价、指点,但下次必须有机会,一个学期每个学生的评价总量应大致平衡,不能相差遥远。2.差异性谁得到了教师怎样的评价是课堂评价公平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学生所需要的评价、差异性的评价。评价肯定存在统一性的一面,如数学题答案的对与错,不会因不同的人答案有所不同,但公平的课堂评价应更多地关注评价的差异性,而且真正意义上公平的课堂评价必定是差异性评价,尤其是在教学的有效性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那种认为公平就是一视同仁、平均用力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每个学生因为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生活的环境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存在差异,因而评价的目标也应不同。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学习风格、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差异,运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在适当的时机,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方法对不同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差异性评价,只有重视并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建议,实行差异性评价也即个性化评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程度地挖掘不同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公平。3.发展性课堂评价追求公平性究竟为何是课堂评价公平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改善学习,促进发展。正如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所说: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进步。发展性是新课程评价的重要理念,课堂评价追求公平其目的不是为了公平而公平,而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失去了发展性,追求评价公平便失去了积极的意义,失去了方向。公平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具有发展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体察和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作出比较客观、中肯的评价,使教学过程能够促进每个人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使每个个体的自身价值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