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水平测试质量分析一、对试题的评价分析此次九年级历史期末水平测试试题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和中考要求,题型主要分为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类,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察。二、考试情况全校人数特优生≥48分高分人数高分率及格人数及格率低分人数低分率人均分综合指数7532115830.77446860.9110180.02100.85340.8804从考试成绩来看,我们年级满分人数42人,各班之间各项指标不够平衡,均在8个百分点左右。可见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历史,并已能适应毕业年级的学习。但低分和不及格现象的存在仍然直接影响到整体成绩和班级差距,离中考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和失分原因1、单项选择题,共10分。都考查的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多属于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察。此题涵盖面广,涉及世界史上册和下册。绝大部分学生此题完成得很好,其中第4、5、7题上有部分学生失分。最先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学生受考前所做去年题目的影响,将葡萄牙和英国记混,加上审题不认真导致失分。而对于低分学生来说,每一题都有可能选错或不选。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共5分。此题答题情况较差,绝大部分优生在此题上丢分。部分学生将《权利法案》的历史作用与目的混淆,第二、三两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指出英国资产阶级巩固统治的方式,统治的确立对世界的重大影响,很多学生读不懂题目,还有一些学生表述不准确导致丢分。3、世界大战共6分。此题总体来看答题情况一般。部分学生将战前两大军事集团与一战的交战双方弄混淆。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归纳一战的特点,多数学生只能写出平时提到的残酷性,可见灵活性太差。还有学生存在错别字现象。少数中等生倒能想到将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拿来借用。4、俄国1861年改革共5分。此题答题情况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1861年改革的促进作用”这一问与考前强调的“为什么说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弄混淆,尤其是部分优生,侧重于答“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缓和了阶级矛盾”。5、美国崛起共6分。此题答题情况较好。部分学生将《独立宣言》的意义答成独立战争的意义,导致2分全丢。有的学生不能理解美国是怎样一步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能将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有效地综合回答,仅仅罗列了独立战争期间的重大事件,没有答出意义。还有的学生的答案不准确。6、狙击法西斯共6分。此题答题情况较好,但有的学生读不懂材料,直接问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标志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他会答,但以材料的形式出现,又让结合材料说,部分学生就不敢动笔了。也存在错别字现象。7、日本革新共5分。此题答题情况一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一问丢分较多。部分学生对内容与评价识记不全,书写不准确。尤其是部分优生审题不认真,漏答了评价,或只答了积极影响。这为我们下学期培优工作敲响了警钟。8、和平变革共5分。此题答题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得满分。部分学生将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弄混淆,还有一些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达不准确、不完整导致丢分。蒸汽时代的“汽”字还有累教不改的。总之,从本次测试成绩来看,我校历史学科还存在很大问题。明年的历史中考任重道远。四、改进措施1、下学期针对本次考试中暴露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更加深入钻研教材、课程标准以及中考说明,紧跟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要求,与时俱进,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漏洞进行多方筛查,及时查漏补缺,避免走弯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2、注重平时的教学,精讲教材,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本相关知识,理清知识脉络,开展理解记忆。精心授课,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教会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和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注意情感的投入,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改变学生认为历史全靠死记硬背的成见。4、继续加大基础知识的落实力度,多进行一些变式训练,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5、加强对差生的检查、落实,争取整体成绩的提高。注意因材施教,分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