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面面观VIP免费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面面观_第1页
1/3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面面观_第2页
2/3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面面观_第3页
3/3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面面观山东刘湘玉jwlxy@163.com经过这些年的课改,我们的课堂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好的方面,一是师生关系已经得到改善。课标中强调的“人文素养”“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跨领域学习”等成了语文老师的口头禅,在我听的不同老师的课中,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也明显提高了,课内外结合已成了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当前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以下几种效益不高的情况,正像王崧舟老师所评价的:“老问题”涛声依旧,“新问题”接踵而至,新老问题纠缠在一起,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由满堂讲变为了满堂问,问问答答不停。课改中,我们狠狠的批判“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课堂上讲解、分析日渐少起来了,然后,不少人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问“起来了,在琐碎的问问答答中,在明知故问的简单重复中,教师是问得是口干舌燥,学生答得是漫不经心。另有课改力度更大的是:老师不问了,变为学生问,学生答。这样看起来不错,但是学生就是学生,小组也围起来了,讨论也讨论了,但是半天也提不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只是随意,还不如老师提的问题好,这样,老师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得去组织学生解答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一节课就让学生的碎问把本来很美好的文章肢解的更不像样子。“教改的问题,还是教员的问题”,教师不去苦读文本,不从教材上入手去调理,永远也不会设计出什么“主问题”,永远也达不到高效愉悦。2、过分追求直观,媒体课件喧宾夺主。不少课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不管教材实际和教学效果一应去制一些过于直观的课件,或者是动不动就放音像来代替语言的研究,把本应该通过品味研究才达到的效果一下了变成了直观形象。把本该以学习语言为核心,变为欣赏学习画面,这样就削弱了语言文字魅力,尤其是文学作品。曾见过这样的例子:《荷塘月色》:“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舞女的裙”,很美的句子。有位老师在上课时,竟然用课件一下子打出一幅女人穿的裙子,美感就荡然无存,这叫无品味!再象《林黛玉进贾府》中宝玉细看黛玉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么美的语言,本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可是有的老师用课件,一放视频,电影演员出来了,学生一看,原来就这样,想象力顿失!3、该讲的不敢讲或讲不好,让学生任其自然。我们强调学生主体,“讲”字渐渐成了语文教学中颇为忌讳的字眼。甚至一节课只讲几分钟成了行政指令。有的课为了形式而形式。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不该讲的我们不讲,该让学生活动和独立思考的就放手。但需要讲的还要讲。教育教学工作不是追逐钱塘潮总是冲在前头;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讲是一门艺术,会讲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讲得好让学生如坐春风,如听仙乐,谁又不喜欢上语文课,该讲则讲,于学生疑窦处轻轻一点,有时还胜过学生活动半天。有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不失时机的旁征博引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4、过分突出语文课的人文性,语文本体的东西不提了。课堂普遍存在着重道轻文现象,很多课不管文字、文句、文章、语言,读一遍就直奔主题,就由此展开思想价值的讨论、阐发、拓展,教成一堂思想政治或者别的课。《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的第一部分比大纲说得更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起来。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最明显的争论一种是工具性,认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第二种是人文性,不承认语文的工具性,只强调人文性;我们省原语文教研员吴心田老师在前年《中学语文教学》第六期中针对清华附中韩军老师《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八大关系》这篇文章发表了《也谈语文教育中的几个关系》,文中恳切地辩证地探讨了这个问题。说:“文学不是语文的全部,语言也不是语文的全部,在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面面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