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铁的奥秘一、指导思想“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目标之一。“磁铁的奥秘”截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同样的两块磁铁,有时一碰就相互吸引,有时怎么都吸不住的”现象,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具有递进性的幼儿探索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建立有关磁铁性质原理的粗浅概念。二、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感知磁铁的两极,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2、学习仔细观察磁性现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探索的结果。3、发展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活动准备1、环形磁铁每人两块(其中一块的两端分别涂上红色和蓝色,以表示不同的两极,使其成为彩色磁铁)。2、各种形状的磁铁(也按极性分涂上红色和蓝色)、红色标志、蓝色标志、塑料吸管若干。四、活动过程1、玩一玩彩色环形磁铁,感知环形磁铁的两极,并初步了解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1)、每人拿一块彩色环形磁铁和好朋友的彩色环形磁铁碰一碰:红的与红的一面碰一碰,蓝的与蓝的一面碰一碰,红的与蓝的一面碰一碰。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2)、引导幼儿表述探索的结果:红的与红的一面相碰或者蓝的与蓝的一面相碰,两块磁铁之间就会相互排斥;红的与蓝的一面相碰,它们就会牢牢地吸在一起。(3)、小结:环形磁铁有两极,当相同的极相碰时就会产生推力,而不同的极相碰时就会产生吸力。2、利用彩色磁铁,感知所有的磁铁都有两极,并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1(1)用彩色环形磁铁与其他形状的磁铁碰一碰;不同形状的磁铁之间也碰一碰,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2)引导幼儿表述探索结果。(3)小结:所有的磁铁都有两极,并且相同的极相碰时会产生推力,不同的极相碰时会产生吸力。3、根据磁性原理,找到磁铁的两极。(1)启发幼儿利用彩色环形磁铁,找出另一块环形磁铁的两极。(2)请幼儿根据自己探索结果,在环形磁铁上分别贴上红色标志、蓝色标志。(3)讨论:你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磁铁的两极?4、让磁铁浮起来。(1)设置疑问:你能用老师提供的塑料吸管让环形磁铁浮起来吗?(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启发,暗示操作方法:把环形磁铁按S——N——N——S极性顺序串在塑料吸管上,磁铁就会浮起来,如图:(3)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结果:是什么原因使磁铁浮起来的?5、观看磁悬浮列车图片、磁悬浮玩具的等,了解磁性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扩大幼儿的视野。2、神奇的布【设计意图】初夏雨水多,阳光烈,伞是幼儿经常接触的物品,他们通常对伞都很感兴趣。借此机会,可以让孩子了解伞面是利用不吸水的布制成的,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布的吸水性,从而理解伞面的制作道理。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检验自己或别人的假设。【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初步感知不同布的吸水性不同。2、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活动准备】1、各种质地的布块若干(棉布、纱布、绒布、尼龙布、麻布、塑料布等)及眼药水瓶若干。2、挂图。2【活动过程】1、幼儿猜猜:换别的布做伞面,行不行?2、幼儿分组观察各种布的区别。引导幼儿用眼睛看(颜色),用手摸一摸(厚薄、软硬、粗细),使劲拉一拉,听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3、教师用棉布实验,将水滴在上面。(1)操作之前请幼儿猜猜:水滴上去后会怎样?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2)教师将水滴上去之后,请幼儿观察,用语言总结变化。(如:水透进布里去了;布把水吸进去了;有水的地方变湿了等。)4、请幼儿猜想一下,如果用眼药水瓶滴水在其他布的表面上,会发生什么变化。有能力的幼儿可以说一说判断的根据。5、幼儿分组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协助、指导。将水滴在不同布的表面,看看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是如何改变的。是停留在一个地方还是散开;是停留在表面还是渗透进去。如果能渗透,比较一下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快,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慢。再多滴几滴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