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贠继红单位杨奇村中心小学授课班级:三(2)班章节名称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A、能运用注释、工具书和资料了解词义、句义和课文内容;能感受课文所说的道理,理解基本的为人之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问题意识。B、热爱生活,关心生活,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C、尊重别人的说话,并能听懂别人的话,理解主要意思;能正确地运用普通话独立清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与他人交流的愿望。D、有参加学校、班级、社区活动的兴趣,能在各项活动中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SETC·S)第二学段(3~6年级)A级本节课教学目标: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22-122-222-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1、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直观感受、课文阅读,将书中语句与网络资源、自主探究相结合,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通过理解语句,欣赏图片/解决问题。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22-122-222-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资源库1(图片)资源库2(文字、图片)资源库3(文字、图片)资源库4美丽、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课件图片课件出示文字: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树桩图)课件: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文字出示98年洪水的图片和各种污染环境的A、C、KA、B、C、GA、G、K1、K2B、H、IF、G、H1B、DH1B、EH1、H2G、H1、H2感受对曾经有过的美丽的小村庄的怀念。领悟到小村庄变化的原因。】2分钟4分钟5分钟5分钟自制自制网上下载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及自制22-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图片、文字资料)图片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1)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发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1网络浏览,丰富语言;K2网络交流,评价反馈。(2)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1自主操作;H2交互反馈。板书设计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过上好日子应有尽有的家具森林郁郁葱葱用树木当柴烧村庄不见了美丽河水清澈见底斧头受到惩罚保护环境天空湛蓝深远树减少什么都没有了空气清新甜润破坏环境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咆哮的洪水教学模式:探究型教学过程结构:一、情境导入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课堂SETC·S:第二学段A2、A4激发学生深入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课程标准:3~5年级B二、整体感知SETC·S:第二学段A2、A4课程标准:3~5年级B、C三、自主探究运用网络资源SETC·S:第二学段A2、A3、A4自主学习课文课程标准:3~5年级A、C、D四、拓展运用网络资源SETC·S:第二学段A4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五总结教学内容和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教师的活动逻辑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