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作文评改实录兰州市三十四中吴军香教学目标:1,以名句名篇及学生的习作为例指导学生学习写作和评改。2,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亲近自然,以此培养学生学习观察生活,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的能力。(我看故我存,我思故我在,我写故我乐,物得以识,情得以抒,意得以达。)前期准备1,以综合性学习为依托进行一次习作练习。2,主题:寻找春天的足迹。3,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室内,走进自然去寻找春天。4,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上传。5,教师搜集相关的名句名篇或经典图片以供学生进行欣赏,模拟。教学流程:1,学生展示并交流习作。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学生习作1寒冷的冬天已悄然远去,伴随着温和的(北风这里出现的是常识性错误)东风,春天已迈着轻快的脚步走来(临)。冰雪融化,小草出芽,太阳也像充满了电的电池一样释放着耀眼的光芒。不觉间,小树已换上崭新的春装,花儿也穿上漂亮的彩裙。花园里,辛勤的蜜蜂又开始勤劳地工作,停留在一朵朵鲜艳的花儿上;蝴蝶也已准备起舞翩翩,穿梭于一片片灿烂的花海。教师评语:这位同学的习作要努力描绘出她脑海里的春天,就这一点来说她是成功的。其中一些句子还很好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但却不是她真切地看到的触摸到的春天,而且所写内容也略显单薄。这说明学生的观察与体验还比较欠缺。学生习作2时间如流水般轻轻滑过冰凉的指尖,我不像小动物那样对春天的气息那样敏感,也不像植物们一到春天就急着吐绿开花(开花一词系教师补充)。我只知道,(那天)迟钝的我那天一抬头,便看见校园里那棵桃树,早已开满了花,一阵儿几乎轻的(几乎)虚无飘渺的风吹过,树下,便落满了(雪白)淡粉的(桃)花瓣。我才后知后觉的想到(点了点头说:)“噢!都春天了啊......”眼前的这一景大概就是陶渊明所说的落英缤纷吧!(此句系教师补充)1教师评语:看似不妥的冰凉一词,其实却给人以很强的季节感——春寒料峭。看似迟钝感觉却是真实体验学生习作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春天就像一个旅者,漂泊四方,播下春的种子传播春的讯息。用她那炽热情感,融化了封冻土层,踏破了河床的厚冰,唤醒了冬眠的动物。(唤醒了冬眠的动物,踏破了河床的厚冰,用她那炽热的情感,融化了大地的冬雪。)教师评语:此段虽然语序有些颠倒,但学生的认知与表达还是值得称赞的。春天犹如一位画师(个画卷),以大地为纸,轻风为笔,(涂满了)把蓬勃的色彩尽兴地挥毫与自然。她把绿绒(带)洒入原野、丛山之中;把璀璨(的色彩然)染在花朵之上;(把湛蓝覆盖于大海;此句删除)把淡绿洒入湖塘之中。教师评语:能够尝试运用一定的句式及修辞来进行描写非常了不起。四月的阳春,已经是能够感知和触摸到了。空气清新,阳光柔和,大地上的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这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终于,父母领我去滨河路上放风筝,各式各样的风筝争先恐后的在天空中飞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风,柔柔的吹;枝条(头),悠悠的闪。教师评语:这里如果有一段人物活动的描写则更好。或者把这段放后面。春跫然近了,青青青草地洋溢着春的气息。从远处望去,满目葱茏,远山未融化的冰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犹如白银一般。教师评语:这里描写不够合理,不但出现逻辑上错误,尤其与这里的实际不符。走近,奔涌的黄河水好似(一匹狂奔的马)在为春天的来临而欢呼,(歌颂)咏唱着大自然的美妙;千条万条的柳树,在微风中,都舒展开它们嫩绿衣裙。一朵朵花含露吐英,含苞待放;那一团团楚楚欲燃的粉红如诗如画。一群群蜜蜂,在空中飞舞,飘散着花粉的空气也随着蜜蜂的翅膀轻轻地颤动,飞翔;一只只蝴蝶在枝头嬉戏玩耍。我仿佛身临在这飘逸淡雅的境界,我仿佛触摸到了春天的发丝,我仿佛嗅到了春的气息;我的心经不住芬芳的袭拢,渐渐地陶醉了。……教师评语:总体而言这篇习作是比较成功的一篇。尽管这里那里有些不尽如人意,但对一个初学写作的孩子而言,我认为已经非常不错了。我这里强调孩子一词是要说明就他们的生活及阅历,尤其是不同环境地域生活的孩子他们的认知体验情感表达的差异是很大的。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