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塞腰鼓》教案VIP免费

《安塞腰鼓》教案_第1页
1/2
《安塞腰鼓》教案_第2页
2/2
《安塞腰鼓》教案——中江县清凉初级中学校邓剑忠★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阳刚之美。3、理解排比、反复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感受文章的阳刚之美。★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目标要求: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欣赏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段,让学生回答:你对安塞腰鼓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热烈、热情、火暴、奔放、豪放)3、简介安塞腰鼓,导入新课。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出示注音卡片)2、鼓励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说说喜欢的原因。3、理清文章的结构,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和段序号:鼓声响前安()宏伟的场面()塞鼓声响起雄壮的响声()腰()击鼓的后生()鼓鼓声落下奇丽的舞姿()()(参考:1—4、5—27、28—30;5—13、14—17、18—22、23—27)4、讨论:课文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分别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情感来读?讨论后明确:鼓声响前(安静):中速、有力;(亢奋):激越、高昂;鼓声落下(寂静):稍慢、悠远。学生答案言之有理即可。5、分组进行朗读比赛,互相点评,感受文中的语言美。6、练习:联系课文内容,补充句子:的安塞腰鼓。(安静、激昂、寂静)三、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以及本文语言的铿锵激越,理清了文章的结构。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欣赏本文语言的特点,感受文章的阳刚之美,理解文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反复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二课时●目标要求: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阳刚之美;理解文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反复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快速浏览全文,重点阅读第7、18、19段,讨论文章的主题。(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歌颂阳刚之美。)二、找出文中的短句,理解文中短句的作用。(使文章语句铿锵,节奏象波浪一样倾泻而出,欲止不能。)三、指导阅读第7--11段,师生共同探究反复、排比在文中的作用;再从文中找出其他的1反复、排比句。(反复: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明晰。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四、课堂练习按原文填空:骤雨一样,是()的鼓点;旋风一样,是()的流苏;乱蛙一样,是()的脚步;火花一样,是()的瞳仁;斗虎一样,是()风姿。五、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讨论、探究,感受到了文章的阳刚之美,理解文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反复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结合上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对安塞腰鼓这种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欣赏到了本文语言美、意蕴美。六、课外作业:用反复、排比的修辞来写一段话,表现壮族山歌的特点或壮族其他传统文化的特点。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塞腰鼓》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