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实际测量》教案《实际测量》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行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实际测量》教案,欢迎阅读与保藏。《实际测量》教案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60-61页第1页共52页教材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驾驭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画出相关物体位置和描述简洁的行走路途方法。实际测量是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驾驭简洁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实际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在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的内容中,先学习在地面上测量两点第2页共52页间的距离,再用卷尺或测绳分段测量出相应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内容中,介绍了得到步长的方法以及用步测的方法测定一段距离;目测重在介绍目测的方法。教学目标:⑴使学生会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⑵在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所学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发展空间观念。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增加用数学的眼光视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第3页共52页教学重点:驾驭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教学难点:驾驭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教学具打算:卷尺、标杆、50米跑道。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⑴揭示课题。第4页共52页板书课题实际测量。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⑵了解测量工具。让学生说说知道的测量工具;预设:卷尺、测量仪、标杆等。⑶明确学习内容。测量地面上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二、了解测量学问,为实践活动作打算。⑴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理解测定直线的意义:假如不先测定直线就去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分段测量时简单偏离两点间的连线,从而降低测量结果第5页共52页的精确程度。理解测定直线的方法:把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连线分成若干小段以便于工具测量;视察教材上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怎样在A、B两点间测定直线的?(2根以上的标杆成一线时)驾驭测定直线的步骤:测定直线;分段量出;记录计算。⑵学习步测的方法。理解步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在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要求不非常精确是,可以用步测。第6页共52页驾驭步测的方法:用步数每一步的距离。理解步测的关键:确定平均步长。驾驭确定平均步长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确定平均步长的方法,形成一般测定平均步长的过程,量出一段距离(50米),反复走几次,记录数据,计算步长。理解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测定平均步长;步测篮球场的长和宽。⑶学习目测的方法。视察黑板,说说黑板的长和宽,沟通得到黑板的长和宽的思索过第7页共52页程。预设:一米一米数出;比较得到;等等。目测较短距离:人书本的长和宽;课桌的长和宽等等;理解目测较长距离的方法:先量出一段距离(50米),每隔10米插上标杆,视察、理解;用目测发方法测定教学楼的长度。三、实践活动。⑴测定直线。⑵确定平均步长。⑶步测篮球场的长和宽。⑷目测教学楼的长度。第8页共52页《实际测量》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60~61页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驾驭简洁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1、学习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2、学会步测和目测,体验步测和目测的价值。教学打算:卷尺、测绳、标杆第9页共52页一、相识测量工具老师播放农夫在平整土地;工人在兴修水利、建立房屋时进行测量的场景。师:同学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些场景?你知道测量的工具有哪些?老师说明:测量土地时要用到标杆、卷尺、测绳等工具.二、测量方法探讨学习1.利用工具实际测量师:假如要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可以怎样来测量?第10页共52页老师小结: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干脆量出.师:假如要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应当如何来测量?测量时应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