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冯店镇中《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用签14种行之有效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方法”(1)计划制定法:学生围绕制定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完成路线图”,努力学习,比拼学习效率。(2)自我诊断法:通过写小结、评语等形式,总结学法,克服缺点,促进自主学习。(3)熟读精思法:通过泛读和精读,加上作些眉批,帮助记忆,理解概念,让学生在思考中悟出一些规律性的道理。(4)日积月累法:通过记笔记,写心得,集锦错题等方式,积累知识,提高对知识的巩固率。(5)动手操作法:在理、化、生等实验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自已解决实验中的问题。(6)社会实践法: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走进社会进行调查、访问,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进行情感、道德熏陶。(7)细心观察法: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提高写作能力,在实验中善于观察,提高理解、思维能力,(8)思维训练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9)课外练习法: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10)比较归纳法:学会多视角看问题,对几种相类,相对、相反的概念进行仔细辩析、梳理,区别异同;对阶段性的知识点和脉络进行归纳、总结,使模糊的问题变得经纬分明。(11)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明确所学内容,标记不解的问题,注明疑点,对提高听课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2)交流合作法:围绕问题,组织并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研究心得和成果。(13)收集资料法:学生围绕某问题,上网、查书,搜集和整理资料,确定解决问题方案。(14)“小先生制”法:把课堂交给学生,实行“兵教兵”,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影响学生“自主性学习方法”形成5种的因素社会因素(1)社会环境复杂,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满天飞,加上我们学校处在城关,周围网吧,娱乐场所较多,使得一部分学生抵不住诱惑,思想不再“单纯”,兴趣和爱好发生了偏转,学习课本知识成为一种负担,更谈不上自主性学习。(2)社会就业压力增大,部分学生对读书考大学的美好前景的认识逐渐淡化,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在动力。家庭因素(1)家长对子女的文化课成绩过分重视。家长要求学生,课堂学习要专心,课后作业要认真,课外家教要尽心。学生的学习从内容到形式和方法上全部由家长“承包”和督促,学生没有一点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儿”。(2)家长对子女无暇顾及,缺少引导和束缚,放任自流,使孩子受到多方面消极因素干扰,染上坏习惯,已经不起学习上的压力和挫折,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成了“学困生”。(3)特殊家庭子女受到过分的“呵护”和“溺爱”,缺乏应有的情感交流,使得他们性格怪异,情感缺陷,不易交流与合作。学校因素(1)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应试教育的压力仍然存在。学校围绕中考这根指挥棒,组织学生“周周清”“月月考”“阶段考”“联考等多种形式的文化课考试,致使部分学生跟不上这种考试步伐,成绩也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时也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厌学。(2)大班额教学使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困难。我校每班人数有70-80人,在这种超大班额的情况下进行合作探究,分组实验效果很差,学生参与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少,这就加快了学生成绩的分化。个人因素中江县冯店镇中《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用签(1)影响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个人因素有智力因素——如记忆力差、思维能力差,具备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少等等,非智力因素——如胆小、自卑、懒惰、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2)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学生感觉所学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学生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功,另一方面是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不多,学生感到学而无用,对所学知识没有多大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有些放弃。教师因素(1)教师观念陈旧,素质偏低,陈旧的观念带来的是师德尊严与教学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