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用目光倾听》是第四单元《真诚》中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极平常的一句话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教导对孩子成长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同时也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这首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感受、体验,娓娓道来。语言朴实、简洁,没有华丽的辞藻,富有人情味和真实感,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乐于接受。通过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美文,也让我们的读者明白在交流时要予人尊重,要予人真诚。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3、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儿童诗歌的语言之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教学难点:1、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收集生活材料,仿写一首自己的诗歌。2、将诗歌的主题内化成学生的个人品质。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通常情况下,我们听他人说话,用什么听?生答后师补充板书:用目光,你怎么理解用目光倾听?你还有什么疑问?生提问,师梳理:带着“怎样用目光倾听?”和“为什么用目光倾听?”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金波爷爷的抒情诗歌:用目光倾听。2、生交流作者的资料,师课件出示金波的资料,适当补充。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过渡:今天,我们有幸拜读这位著名作家的作品,希望同学们用心读.(教师板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通顺、读流畅。2、检查学生读的情况,教师予以指导。3、教师出示朗读课件,让学生注意老师的朗读技巧。如:停顿、重音等。4、指名读。(教师评价或者学生集体评价。)三、精读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听别人说话,要望着对方。师:你是从哪里发现的?(引出诗歌教学第一节。)PPT: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轻声细语、亲切温柔。)抓重点词语:最平常。师:是啊!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让作者铭记在心,为什么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望着对方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的2、3节,画出相关语句,在空白处做些批注,写下你的体会。重点交流:(1)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探究:平时大家都经常交流说话,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别人很认真地听,而且还会专注地望着你,你会怎样?相反,虽然他在听你说话,但是他左顾右盼,或者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你又会怎样?明确:看着别人,认真地倾听是一种尊重和礼貌,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和真心,这样的交流才叫心与心的交流,要想别人和你成为朋友,喜欢和你交往,就要让别人觉得你是真诚的!由此可见,人与人交流时,一定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老师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当中一定会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与人交往的。作者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仅用耳朵,也用目光去倾听!他牢牢记住了妈妈的那句话:(学生齐读)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2)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师:真诚的目光真的有这么打的魅力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都有谁与你有过目光的交流?感觉如何?(抓住“千言万语”、“温暖的春天”,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谈一个事例,读一次“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师:虽然他们此时都没有说话,但是他们的眼神分明告诉你,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