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新课标上好复习课旌德县三溪中学翁向前【摘要】:复习课如何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是新课程试验中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对复习课的教学现状作出了分析,然后以新课标为指导,从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两方面论述了如何上好复习课。其中重点论述了三条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与交流中进行数学复习;把重新组合梳理的权利还给学生;精心设计练习,发挥习题的多种功能。【关键词】:教学现状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梳理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但长期以来,对复习课的研究、关注甚少。复习课如何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是新课程试验中需要研究的课题。本人有幸参加了一次县教研室组织的以“复习课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多名教师执教同一个课题的复习课,相互切磋之后很有收获,也引发了更深的思考。大多数教师认为复习课很重要,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某个版块知识后,需要进行复习,巩固加深所学过的知识。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不愿意让听复习课,认为“不知道”如何上好复习课,对于复习课教学有很多的困惑,有时也想改变,但是由于长期的习惯和考试的压力,就只好一到复习就回归过去的“题海战术”、“灌输式教学”,新课改的理念在这里停滞。同时,大多数学生也认为“复习课就是记忆概念、公式、一遍遍重复做以前做过的题”,觉得“复习课没意思”。一、对复习课教学现状的分析要让数学复习课体现“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适应新的要求,首先要对复习课的教学现状作出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根据本人的调查分析,现在的复习课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模式单一,上成了练习课。“复习”课需要练习但不应是为练习而练习。我们在教学中总是练习层层递进,密度不断加大,角度依次变换,难度随之增加。如有的教师将整节课的教学分成两个环节,先选择一些平时教学中学生容易出错的习题作为例题,教师分析讲解,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安排独立作业,有的采用练习-讲评-再练习-再讲评的教学方式,更有甚者,先安排半节课的独立作业,再组织半节课的讨论交流或批改讲评或干脆安排独立练习,这样下来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收集习题讲解难题很辛苦,学生则被重复枯燥的机械训练弄的疲惫不堪,事倍功半。时间久了,学生对数学就失去了兴趣。2、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够。上“复习”课时,老师往往表现得主观意识很强,过度发挥了主导作用。如查漏补缺是复习课教学的重要功能,但往往是教师在查,教师在补,查和补的内容仅仅限于知识和技能,很少照顾到学生会怎么想,会怎么说,会怎么做,学生想怎么学习,更不用说让学生自查自纠自补,就是有的教师有意识也只给了少之又少的时间,学生还没来得及深思就被老师拉回原地。课堂上不是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把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中,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中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的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3、跳不出“认知”的怪圈,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上,教师重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以记忆为复习阶段的主要学习形式,以大量的机械训练作为知识巩固的主要手段和2007年中学数学教育论文评选参评论文形式,这样,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经验和实践活动,脱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脱离了学生的主动建构,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4、忽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使不同的学生通过复习得到不同的发展。但在复习教学中常常看到的是所有的学生经历着同样的学习过程,同样的习题训练,按照统一的规划复习,不是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是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又再次拉回到同一起跑线。那么,造成以上问题的状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作出改变?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复习课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几条教学策略。二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只有在复习中巧妙地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才能贯彻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