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学重点:场面描写的技法教学难点:场面的总体氛围的把握及“点和面”的写法处理。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一导入:我们现在写记叙文,大多数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身边真实的事情,但怎样才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呢?我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场面描写是否成功。二、那么什么是场面描写?1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2生活中,哪些场面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自由谈。(1)紧张考试(2)公布成绩(3)打架(4)交通事故(5)上课专注听讲(6)运动会比赛……..三、怎样才能把这些印象深刻的场面生动形象的写出来呢?生自由谈。请认真阅读下面提供的四段关于“挤车”的扬面描写,并作比较,指出优劣,用三言两语作出评价。A、“笛……”喇叭一声长鸣,顿时如注入了兴奋剂,侯车室里的乘客一跃而起,迅速地站到了最前排,几十双眼睛死盯住缓缓而来的六路车,心中默默祈祷:“车门停在我面前吧!”祈祷归祈祷,身体却不由自主地随人流一起摇动。B、“吱”地一声,车门打开了,早已等候多时的人们迫不及待地向车门涌去。刹那间,空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手:青筋暴露的——老人的手;纤细嫩滑的——少女的手;宽厚有力的——壮汉的手……这些手无不方向一致地伸向车门,企图抓着它。地上,解放鞋踩在白球鞋上,黑皮鞋垫在高跟鞋下,你踩我,我踏你,一片叫喊,挤成一团。C、“独眼龙”也许是久经“沙场”,一马当先。就在车门打开的瞬间,只见他右手一把抓住门上的扶手,身子向上一跃,人已经站在车门踏板上,左手猛力将车上欲下不得的人群拔开,右脚向后一蹬,迅速向上提起左脚,在身后人群的推拥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地钻进了车。D、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求的战斗呀!讨论后交流评析:A、B项是全景式场面描写,C项是特写式场面描写,D项是两项结合式场面描写。请作出优劣比较。B项最好。能扣住一个“挤”字来写。“挤”味很浓,语言也很整齐。但你不觉得有什么可惜之处吗?有。只有全景式描写,缺少特写式描写。D项最好。全景式描写和特写式描写结合得好。D项最后还有一句既议论又抒情的句子,幽默风趣,耐人寻味。A、C项又怎样呢?A项缺少特写式描写;C项缺少全景式描写。A项,只写挤车前的情景,刚透出一点点“挤”的味来,也就戛然而止了,真可惜!C项,“独眼龙”唱“独角戏”,表现的确不同一般,可惜缺少面上的渲染。一个好的场面描写,最好应该做到什么?1点和面结合。正如茅盾先生所说,一个好的场面描写,既要有全景鸟瞰,也要有局部特写,以面托点,以点衬面,面上不透的在点里淋漓尽致的加以表现。这样才能做到场面描写的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要营造氛围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生活中某个场面必然会伴随着某种气氛,要下力气渲染,营造特定的氛围。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4场面描写要巧用修辞和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