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Na23Mg24Al27Ni59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1.“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下列发展“低碳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A.使用太阳能替代化石燃料B.汽油标准由“国Ⅲ”提到“国Ⅳ”C.推行无纸化办公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2.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会变质,且变质过程与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都有关的是A.过氧化钠B.金属钠C.硫酸亚铁晶体D.四氯化硅液体3.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3的溶液:Cu2+、NHCombin、NO、SOCombinB.含0.1mol/LFe3+的溶液:NH、Na+、Cl-、SOCombinC.滴入甲基橙试剂变红色的溶液:Na+、K+、AlO、SOCombinD.c(H+)=10-13mol·L-1的溶液:K+、Na+、COCombin、Br-4.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2.24LHF含有的电子数为NAB.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所含离子数为0.3NAC.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每减少32g,电路中就转移NA个电子5.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仪器a、b、c中分别盛装下列试剂,试管c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6.常温下,用0.10mol·L-1KOH溶液滴定10.00mL0.10mol·L-1某二元弱酸H2R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混合溶液总体积可看成混合前两种溶液体积之和)。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点②所示溶液中:c(K+)+c(H+)=c(HR-)+c(R2-)+c(OH-)B.点③所示溶液中:c(K+)>c(HR-)>c(H2R)>c(R2-)C.点④所示溶液中:c(H2R)+c(HR-)+c(R2-)=0.04mol/LD.点⑤所示溶液中:c(H+)=c(HR-)+2c(H2R)+c(OH-)第5页(共4页)选项abcc试管中现象A浓硫酸Na2SO3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稀盐酸大理石苯酚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浓盐酸KMnO4FeCl2溶液溶液褪色D浓硝酸铜片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7.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为10%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6C.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若X、Y的初始浓度均为0.8mol·L-1,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W的浓度为0.64mol·L-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8.(13分)X、Y、Z、R、W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Y的单质在放电条件下反应产生大气污染物,R基态原子的M能层上有3对成对电子,W核外有5个未成对电子。Y、Z分别形成氢化物Q和J,已知Q与J摩尔质量相等,Q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WY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氢化物与R的氢化物相遇,生成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XY\s\up0(-)离子的立体构型是;ZYCombin中的一个Y原子被Z替换后形成Z2YCombin,则Z2YCombin离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3)已知:氢气、Z的固态单质、气态J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296.8kJ/mol、562.0kJ/mol,则气态J分解生成固态Z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酸性溶液中,WY\s\up0(-)能被Q还原为W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9.(14分)实验发现:镁带与NH4Cl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后来还产生白色不溶物。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验证产物并探究反应原理。(1)验证反应产物称取0.5g镁粉放入试管中,加入4.0mL1.0mol/LNH4Cl溶液,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絮状沉淀,放出大量热。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用湿润的酚酞试纸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试纸变红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酒精灯火焰产生轻微爆鸣声该气体成分为_______③滤出白色沉淀,用蒸馏水洗净,向其中加入少量HCl溶液白色沉淀溶解离子方程式:_______(2)探究反应原理【提出猜想】a.镁与氯化铵水解产生的H+反应生成H2。b.NHCombin直接与Mg反应产生H2。【实验验证】分别称取0.2g镁粉放入3支试管中,加入下列溶液,实验现象记录如下:第6页(共4页)物质XYZW初始浓度/mol·L-10.50.500平衡浓度/mol·L-10.10.10.40.4试管序号加入溶液实验现象①3.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