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一念之差教案第一课时危险的诱惑乐雅学校曹守明教材分析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青少年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青少年常常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种诱惑和不法侵害。尽管我国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从家庭、学校、社会、法律等不同方面制定了保护措施,但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使得这些保护措施有时难以落到实处。第八课《一念之差》引导青少年识别身边的诱惑,形成抵御诱惑的意识。但是,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不是本课的最终目标,区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领悟“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培养自律的意识。对于青少年而言,防微杜渐是最好的方法,有错即改,远离违法和犯罪。学情分析1.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抵御诱惑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不良的诱惑,而诱惑和犯罪密切相关。2.对于违法犯罪,他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联系的认识却很模糊,尤其是中学生比较容易冲动,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很多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在一时冲动之下酿成严重后果,有的甚至在上囚车后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有什么错。3.无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危害。2、能力目标能分辨身边的不良诱惑,面对不良诱惑时能做出正确选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抵制“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追求科学、健康、高雅的生活。教学重点:认清“黄、赌、毒”等不良诱惑的危害。教学难点:能自觉拒绝“黄、赌、毒”等不良诱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潘多拉”魔盒的故事导入主题。(从前,有个人捡到了一个精美的盒子,上面写着:“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打开这个盒子。否则,人类将要遭到灭顶之灾。”)如果是你捡到了这个盒子,你会打开吗?会打开的请举手。学生发言后教师继续讲故事。(这人开始吓了一跳,没敢打开盒子。可不久就恢复了勇气,并产生了好奇:这盒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最终他没能经受住诱惑,打开了盒子。结果,这盒子里的东西跑出来了。从此,人类就有了洪水、瘟疫、疾病、犯罪等等的灾难。原来这是“潘多拉”魔盒,里面装的都是邪恶。)讲完故事后请学生自由谈体会。总结:人生活在社会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有精神的、物质的,有积极的、消极的。如果经受不住不良诱惑,往往会因一念之差,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带来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难以挽回的恶果。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一念之差,请大家打开课本76页(板书)(二)讲授新课教师:诱惑是神秘的,它往往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引诱人、俘虏人。让我们来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是否有这种用神秘来引诱我们的诱惑呢?(出示课件)提问学生自己身边的诱惑。小结:这是老师认为在大家身边的诱惑,和大家的答案一样吗?(出示课件)大千世界,充满了诱惑,但诱惑有分美好的诱惑和邪恶的诱惑,美好的诱惑激励人们去追寻、探索和创造。邪恶的诱惑,驱使人们去追逐名利,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出示课件)(P76,请大家把它划出来)课本中火星的诱惑和相机的诱惑分别属于哪种诱惑呢?学生回答:对于美好的诱惑我们要积极的提倡,对于邪恶的诱惑,我们要坚决的拒绝。现在我们大家来一起探讨我们身边存在的危险的诱惑以及对危险诱惑的预防,请同学们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读一遍,然后带着自学指导的问题阅读课本P77—P84页的内容。(出示课件)给学生自己看书,教师上下走动指导。好,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自学的效果,我们一起逐一来解决这几个问题:1、产生危险诱惑的原因是什么?(1)、青春期的青少年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对许多事情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而且喜欢亲自去试一试(2)、面对周围世界的诱惑,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控力(比较容易冲动,不理智,容易感情用事)P77小结:面对周围世界的诱惑,我们往往会因一念之差,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