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阶段性总结一、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1.为了进行此项研究,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观念显得尤为必要,所以本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重点便是对自己进行理论学习,学习科研知识,提高科研能力。一学期来,我认真学习了学校有关“绿色课堂”即以学生为本,指导学生自学的理念和精神,学习了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书等有关自主学习的材料,也学习了我校实施“绿色课堂”以来,我校教师渗透学生自主学习理念的优秀课例。2.制定详细有效的研究计划,便于抓实研究过程。另外,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让我自己深刻理解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方法的研究》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树立科研信心。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1.加强理论学习。本学期的研究转向方法的研究,即研究如何运用有效方法,总结出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我专门阅读了《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关自主学习的材料,该书启发性强,能较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通过计划阅读,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提高。2.继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课堂教学中交流课前预习的成果,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检测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在课前精心设计《课前预习课堂观察记录表》,让听课的教师从不同方面记录课堂中课前预习的内容、表现和成果。3.对前置性作业的选择进行“优化设计的研究”。教师对前置性作业的内容进行选择和优化,内容富于弹性,以关注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力求提高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要做到:“一个突出”——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一个关注”——关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两个必须”——前置性作业必须是服务于能动的课堂,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自主提问,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必须是服务于开放的课堂,课前收集的信息,课内人人都说、人人都做,从而确保课前预习的有效性。4.课题组以收集资料为切入点,每位参与的教师能做到重视课前预习的工作,每位参与的教师都能上交相关的课题研究表格,前置性作业和课题论文。三、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已按照预定计划基本完成了相应的阶段研究任务,已取得的成果如下:前置性作业的纸质资料,学生的作品,导学单,课前预习的课堂观察记录表,有关的论文两篇。以上成果有的已有了文字描述和文字记载,有的正在形成中。有些课前预习还有活动记录、照片。四、存在的问题及反思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待增强和提高,课前预习的质量和有效性不够。2.教师不能在思想上对课前预习有所重视和有效思考,加上一些学生、家长对课前预习认识不足,制约着课题的研究。3.教师的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实际中转化的认识理论化程度不高。五、后期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教师对课题的认识及理论学习,提高指导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意识。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创新,在课前预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阶段性总结新建小学教师:寇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