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读记一些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课时:一课时单元小诗过雪山草地肖华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自学提示: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读课文,用“——”画出别你感动的部分,多读几遍,写出自己的感受。3、通过阅读说说对“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芒”的理解。分享: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自学提示: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读课文,用“——”画出别你感动的部分,多读几遍,写出自己的感受。3、多读几遍文章,为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黄昏时候,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他顶多不过20岁,长得矮矮的,瘦瘦的。卸完了身上背着的弹药,他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连长,给您!”防炮洞只有三米长,两米宽。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显然,一路上他是爬过来的,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轻易的事。我看着他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哪里来的苹果?”“半路上捡到的。连长,您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说实在的,自从24号我连出击开始,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整整七天,没有喝过一口水。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不用说,战士们一定也渴得受不住了。但是我想,运输员这些天来在火线上跑来跑去的,比我们还艰苦,就对他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肯吃。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发出诱人的香味。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翻来覆去地想。这时,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这个爱说爱唱的小伙子这些天来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话机旁边,一直没有休息。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脸上都是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我把苹果递给他。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小蓝是通讯员,有一次执行任务被炮弹打断了右腿。他安静地躺着,很少听到他呻吟。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等到发起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成呀!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说什么也不肯吃,转手递给了身旁的卫生员,卫生员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苹果转了个圈儿,最后又回到我手里。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我知道:越是在艰苦的时候,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我不吃,他们决不肯吃。于是我决定,防炮洞里的八个人一起来分吃这个苹果。吃苹果也要作一番动员。我说:“同志们,我们能够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来,一人吃一口!”说完,我先咬了一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小李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