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姓名权的含义和侵权行为,懂得依法维权。2、了解肖像权的含义和侵权行为,懂得依法维权。知识点1、什么是肖像权?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有哪些?2、什么是姓名权?侵犯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3、怎样依法维权?案例分析:•15岁的小红,喜爱芭蕾舞,让爸爸给自己拍了张跳舞的照片。某刊编辑找到了小红,要求将该照片刊登于杂志封面上。小红征得爸爸同意后答应了编辑的要求,编辑将使用照片的报酬交给了小红。•思考:小红行使了什么权利?连连看:•小红让爸爸给自己拍照片使用权•小红征得爸爸同意后答应编辑的要求获酬权•小红获得了一定的报酬制作权1、某新闻网站刊登了小李在大街上吐痰的照片,并配有文字“随地吐痰可耻”。对这一事情,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有这样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新闻网站侵犯了小李的肖像权;第二种观点:新闻网站侵犯了小李的名誉权;第三种观点:新闻网站是对不道德现象进行批评,是正常行驶舆论监督权的行为。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三种观点进行分析。(1)所谓肖像权,是指公民对自己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而排斥他人侵犯的一种人身权利。(2)公民肖像权的行使,在某些场合下受到限制,如为了国家和生活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有关机关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他人的肖像;(3)为了新闻报道的目的,新闻工作者有权在报道中使用他人的肖像。报社反映一些公民不讲卫生的行为,使用他们的肖像,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德,非以赢利为目的,而且没有非法损毁、恶意玷污他们的肖像,也并非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故报社的行为是合法的。2、看漫画,回答问题:上面两幅漫画分别侵犯了哪项人格尊严权?应该如何处理?3、观视频,回答问题:侵犯了哪项权利?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1)名誉权、姓名权。(2)先与侵权人进行协商,指出其行为已经违法,要求其停止侵害,给自己赔礼道歉。如果遭到拒绝,可以向家长、老师求教,需求解决方法3(1)肖像权(2)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去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回公道。1、为新闻报道需要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肖像,如政治家、外交家、知名学者、艺术家、运动员。2、国家机关执行公务而强制使用公民的肖像,如通缉令上嫌疑犯的肖像。3、使用在特定场合出席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像,如参加集会、游行庆典等活动的人的肖像。4、为了本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使用,如寻人启事上的照片;行使正当舆论监督而使用。5、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如出于临床医学教学研究在专业报刊上展示病人照片等。6、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的照片、录像。不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1、据报道,某公司未经中央电视台和主持人同意,擅自对“该不该减肥”这一电视节目的录像带进行剪辑、添加、拼凑甚至伪造,制作了一个减肥产品广告,广告中赫然出现了该主持人主持的节目片段。广告播出后,主持人接到大量来信和电话,称他欺骗了观众。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1)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主持人的什么权利?简要说明理由。(2)假如你是该主持人,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1)侵犯了主持人的肖像权和名誉权。法律规定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犯,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得侵犯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公司用主持人做为广告形象,被群众认为他在骗人,损害了主持人的名声,其名誉受到不正当贬低。(至于侵犯知识产权,在此不做回答要求)(2)先通过协商、仲裁等非诉讼的途径,要求公司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偿包括精神损失在内的各种损失。如果问题仍得不到解决,则通过诉讼途径,到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帮助自己讨回公道。知识点梳理–1.什么是姓名?•——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包括姓名、笔名、艺名等;•——姓名与某个特定人联系。•2.姓名的地位•——人格的基本标志。2、有个同学喜欢给人起外号,有些外号无伤大雅,可有的外号却让人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你是怎么认为的?请你以《致同学的倡议书》的形式,写在本子上,再把成果呈现给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