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头备课---------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间2008年3月6日主讲人崔海燕一、课时安排:(一)6.1平面直角坐标系----------------------3课时第一课时-----有序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第二课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读点和描点第三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坐标关系(二)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2课时第一课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第二课时-----用坐标表示平移二、课标要求: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2、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4、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三、每节课设计:第一课时-----有序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1、学习有序数对的必要性------确定位置举例------(一个数)站队站成一排,需要几个数确定某个人的位置?举例------(两个数)站队站成两排,需要几个数确定某个人的位置?举例------(多个数)多层电影院中,如何确定位置?2、学习有序数对-------还要弄清楚第一:对应关系第二:序的含义3、如何过渡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最简单的有序数对------数轴(线)第二:再复杂一点的有序数对------用两条数轴表示(面)拓展:(a,b,c)-------(体)4、落实: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课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读点和描点1、画平面直角坐标系2、读坐标----象限点、横轴、纵轴、原点(总结特点)3、描坐标---象限点、横轴、纵轴、原点4、落实:应用象限点符号,确定字母取值范围;应用坐标轴上点,确定字母的值及字母取值范围;非负数应用。5、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模型思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工具作用、方程与不等式)第三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坐标关系1、引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某一象限内描出一个点,哪些点会与它重合?------上下(关于横轴对称)、左右(关于纵轴对称)、斜着(关于原点)2、探究特殊对称点坐标之间的规律。3、落实:应用对称点坐标确定字母取值,描述对称点。4、了解轴上点到原点距离,象限内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第四课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1、体现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一方面的应用。2、引入:在方格网中,知道一个点的坐标,如何确定另一个点的坐标?3、怎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4、落实: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第五课时-----用坐标表示平移1、作用------第五章学习平移时,要描述平移,需要描述两个要素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在用坐标表示平移时,两个坐标之间的变化关系就是平移。2、落实:图形的整体平移实质是点到点的平移、平移前后,坐标变化规律、能在能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3、拓展:面积计算。四、试卷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姓名分数一、填空:1、已知点N(1,-4),则点N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2、已知点M(-2,4),则点M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3、点P(m+3,m+1)在x轴上,则P点坐标为()4、若点A(x,y)在第三象限,则点B(-x,y-1)在第()象限5、若点P(3,b)与点Q(a,b-1)关于原点对称,则a=,b=。6.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7、正方形ABCD中,已知三顶点为A(1,0)、B(3,0)、C(3,-2),则顶点D的坐标为。二、选择题:1.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网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5,4)B.(4,5)C.(3,4)D.(4,3)2、经过点(1,2),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一定满足()(A)横坐标是1(B)纵坐标是2(C)横坐标是2(D)纵坐标是1三、解答题:1、如图是一台雷达探测相关目标得到的结果,若记图中目标A的位置为(2,90°),则其余各目标的位置分别是多少?2、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各地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