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培养积极人格VIP免费

培养积极人格_第1页
1/2
培养积极人格_第2页
2/2
培养积极人格对“积极应对职业压力,追求职业幸福”这点讲述有很强的认同感。我对此观点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职业幸福比关注教师的知识技能的专业化更加重要。因此,把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特征,探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增强职业认同感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具有群体性即社群性,是人们精神稳固的源泉之一,“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而教师职业认同,指的是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对它的价值与意义的认定,并能够从中体验到乐趣与幸福。教师职业认同存在心理层次上的差距,这个心理层次由低到高依次表现为:对作为个体人的认同和了解,对作为一种行业的教师职业的认同和了解,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和了解。有这样两种职业状态,一种是“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另一种是“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越强、心理层次越高,个体就会以比较积极、主动、愉悦的心态投入这项职业,化解各种压力和矛盾,并从心里爱上这一职业,甚至在思想上进一步升华,把从事教师职业当作一种幸福和崇高的事业。职业认同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教师的职业认同决定了教师工作行为的基本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教师对自我、对职业的感受。只有教师建立了内在的职业认同,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精神满足,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幸福与生命价值,才会真切感受到“燃烧自己”不仅仅是一种付出,而更重要的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所产生的满足感。正因为如此,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不断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感不仅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教师幸福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二、培养积极人格幸福感是个体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感,必须具备营造幸福家园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首先需要锻造一个高尚的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具有缓冲器的作用,是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利武器。人格因素如果说不是幸福感最好的预测指标,至少也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教师自我的心理负荷和消极情绪反应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与目标不切实际,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负担、焦虑不安;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薄弱、人际交往不良、猜疑妒忌、情感缺失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造成偏见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研究表明,拥有更多积极品质者能够更好地处置生活应激事件和精神衰退,并鼓起勇气,他们比消极人格个体更少受外界影响。教师应运用积极认知的方式看待问题,多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与机遇,增强信心。避免逃避,积极寻求发展。面对压力,要学会变被动为主动,冷静思考,认真分析优势劣势,积极寻求有利信息和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职业压力,追求职业幸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培养积极人格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