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教学纪实与点评【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19页例3和20页“做一做”,练习四第1、7题。【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体现“数学生活化”“在做中学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数学”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和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培养起学习数学的意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运用十几减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乐趣。【教学难重点】重点:让学生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难点:学会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游戏导入师:有一首歌曲小朋友们都会唱,下面就请同学们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唱好吗?(师播放音乐《找朋友》)师: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生:找朋友)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教师把口算卡片和数卡分别发给两组学生,学生边唱边跳找朋友。(点评:教师以一首儿童喜欢会唱的歌曲进入教学流程,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以游戏的形式在玩中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师:你还爱玩什么游戏?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师:放学以后,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草地上做游戏,你们看,他们都在做什么游戏?(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生:他们有的玩捉迷藏,有的玩丢手绢,有的玩踢足球。二、合作交流,获取新知1、我们先来玩捉迷藏,看小明遇到了一个问题(课件中出现小明的话:13个小朋友捉迷藏,这里有6人,还藏着几人?)师:小朋友你能帮帮他吗?想想办法,同桌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应该怎么列式。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13-6=7(人)师:你是怎么算的?(评析:第一个图采用在教师引导借助情景图,边观察边提问边补充的方式,引出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题,让学生列式理解算式的意义以及算法,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算法,教师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教师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实际是把教师“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学生学得更深刻)2、师:帮小明解决了捉迷藏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玩“丢手绢”的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图)生:我发现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师:你的发现正好就是小精灵聪聪的发现。师:比较:从小精灵的话中,我们知道了两个条件,跟刚才的那道题比少了一个什么呀?生:问题师:那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师:怎么列式解决?小组讨论讨论。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8+6=14(个)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吗?生:①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几人?生:②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这两道题应该怎样计算呢?生:8-6=2师:为什么用减法呢?生讨论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教师能适时给予学生肯定的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编题目:我们已经知道一共有14名小朋友在玩“丢手绢”的游戏,其中男同学有6人,女同学有8人,你能选择其中的两个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吗?生:一共有14名小朋友在玩“丢手绢”的游戏,其中男同学有6人,那么女同学有几人?列式:14-6=8(人)生:一共有14名小朋友在“丢手绢”的游戏,其中女同学8人,那么男同学有几人?列式:14-8=6(人)师小结:同学们真行,既参观了游戏,又学到了数学知识,你们真棒。(评析: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从图中众多的信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应具备的条件,初步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3、看!这边的足球队长都急了,听听他说了些什么?(课件出示足球队长的话: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个。)师:听了队长的话你有什么问题?为什么球赛还不能开始呢?生:还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