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采莲人”襄阳市襄城区卧龙中学七(1)班华玉洁朱自清的文字像初春的江南水乡上一阵甜美而又温柔的风,吹得我这颗生活在平原上的小姑娘的心猛然地颤抖起来。我多么希望能像朱自清一样,静静地站在那里,欣赏月光下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我手持一本书,静静地伫立在阳台前,望着奶奶家后院的池塘,思绪又飘回刚刚看的那一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美妙的语句像汩汩清泉,缓缓地流过我的心间,涤荡着我那颗渴求宁静与恬淡的心灵。我闭上了眼睛,月光轻轻地洒在我身上,田野里,不时传来青蛙的叫声。一会儿,天空中落下了几滴雨,仿佛是天空流了泪。这场景,我只能用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词“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来描绘了,只不过,这儿多了几声蛙叫罢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句写得真美,使我不禁想到自己的作文“近况”。上个星期,老师说要写作文,我一脸的不情愿,快要期末考试了,大家都在紧张地复习备战,强记英语单词,遨游数学题海,哪有时间和兴致来写作文呢?我只好于“慌乱之中”三下五除二地随便写了写,算是完成了任务。如释重负的我长吁一口气之后,便弃之不管了。现在想起来,真是自惭形秽,当年曹雪芹为了写《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贾岛的“推敲”之举,不也印证了那句“文章不厌百回改”的真理吗?而我,却为何如此懒惰呢?心动不如行动,我拿出了尘封已久的作文本,打开台灯,在淡黄色的灯光下,逐字逐句地阅读,而后修改,修改,而后再阅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揉揉疲倦的双眼,细细地看着这篇陌生而又熟悉的作文,那改过的痕迹竟像那池塘中的荷花一般,绽放了笑容。我被自己震惊1了,一种恰似丰收后的喜悦感溢满心房。朱自清那优美的文字仍在我的脑海中跳跃着,它带领着我到书中的世界里,在文字的海洋中,我仿佛看见了荷花那婀娜多姿的身影,有的立在水中,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如《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不知在这朦胧的月色之下,有没有像我一样的“采莲人”呢?(指导老师张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