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品读教育家李希贵江西专场报告会周明学2006、10、31一、会议◆主办:由《中国教师报》主办,省教育厅发文◆地点:江西艺术剧院◆特点:会场“五热”——人气热、掌声热、售书热、签名热、拍摄热◆感言:思想的盛宴、精神的大餐二、人物借用冯恩洪校长的观点,人以群分,三大板块,第一层面叫人手,肢体健康缺乏智慧;第二个叫人才,人才可以培训,人才可以招聘,第三个做人物,人物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物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李希贵:李希贵,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国家督学。从做班主任做起,当副教导主任、副校长,做到高密四中、高密一中校长,再成为高密市教育局长,直到成为现在的潍坊市教育局长。先后参与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等工作。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称号。教育专著有《教育艺术随想录》、《中学语文教改试验研究》、《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第二》等。一个集思想者和开拓者于一体的领导者。李希贵的三个三:三个角色——教师、校长、局长三个关键词——读书、思考、改革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李希贵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教育,“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玛丽•凯《掌握人性的管理》,让李希贵懂得了管理的真谛,“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管理的成功就在于使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1要。”三个教育追求——学生潜能的唤醒与主体性的彰显,让学生“自由呼吸”;教师主体性的尊崇与张扬,让教师“自由呼吸”;实现学校的个性化发展,让学校“自由呼吸”。◆冯恩洪:冯恩洪,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现任上海东方世纪学校总校长。教育界有“北魏南冯”之说。三、李希贵教育思想——“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引言:金字塔的故事◆为什么说金字塔不是奴隶建造的?1560年,瑞士钟表匠塔•布克在游历了埃及的金字塔后就作出了一个预言: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奴隶,而是一批欢快自由的人。我们来看看布克的理由。布克原是一位天主教信徒,后因反对罗马教廷刻板的教规而被捕入狱。因他是钟表大师,入狱后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无论狱方采取什么的手段,都不能使他们制作出日误差低于十分之一秒的钟表,而在入狱前的时候的可不一样,那时在他们自已的作坊里都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百分之一秒的钟表。布克的总结是:一个钟表匠要想不满和愤愤中制作完成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45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所以他认为,金字塔这么大的工程,被建造的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的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无法想象,一批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人,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个刀都插不进去。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的600处墓葬的考古发现,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制造的,而非历史所记载的由30万奴隶所建造。◆“金字塔不是由奴隶建造的”对教育的启示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忘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唯有在身心和谐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是啊!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科学的教育体制、厚重的人文环境、博大的校园文化、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才能铸就和谐教育,才能发生教育的奇迹。我们无法想象,校园不能成为学生精神的乐园、创新的乐土、不能放飞想象的翅膀、童心和性格无时不戴上沉重的枷锁,这样的环境能产生“创新型的人才”。我们也无法想象,2校园无法成为教师精神的支柱、无法让教师自由畅想、“自由呼吸”、无法成为教师心灵的归宿,这样的环境能产生真正的“事业型的教师”。金字塔不是由奴隶建造的,这一论断给我们教育太多的启示,教育何时能让学生、老师、学校“我心飞翔、我心愉悦”,教育就能产生教育的金字塔。(一)管理篇1、创造自由呼吸的校园◆学生:“有点落叶怕什么?”;梳理学校制度,以学生为中心,如取消课间操、校服;斯宾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