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一、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7~19页圆柱的认识例1、例2及做一做。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积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学习重点掌握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四、学习难点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五、学习准备课件、圆柱、剪刀等。六、学习过程一复习铺垫、1.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正方体。2.课件展示圆柱。使学生明确:圆柱。3.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4.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①半径是1米②直径是3厘米③半径是2分米④直径是5分米二、新知探究1.整体感知圆柱(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揭示实物图,出现圆柱几何图形。书上第17页出现五幅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直圆柱体。32.圆柱的表面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总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侧面。3.圆柱的高(1)问题: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2)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归纳: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3)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4.观察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5.完成18页做一做3二、新知探究6.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2)探索:沿高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7.完成课后做一做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柱体有哪些特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