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反思一直在暗自地问自己,怎样的语文课才算得上成功的课。后来给自己定位为在课堂上全班学生表现出极高的情绪,书读百遍而不厌倦,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着极高的兴趣,争先恐后地回答。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是一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我国黄山风景区的许多奇形怪状的岩石。课文用亲切、自然、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各种岩石的特点,再配以插图,生动的再现了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有如下教学过程:师:谁喜欢这一部分?指名读。(学生读得一般,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师:一个“飞”字仿佛让我看到了一个大大的桃子正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直飞下来。(生好奇不已。)再次指名读。(这名学生特意的突出了“飞”字,还真有一种桃子从天而降的感觉。)师:一个“落”字让我感觉到这桃子落得好稳呀!(生发出惊讶声,觉得神奇极了。)再次指名读。(生不仅突出了“飞”,而且突出了“落”,真的我感觉到“桃子”落在了是盘上。)全班再齐读这段时,学生们读得入情入境,真的已经领悟到了仙桃石的神奇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教师的评价语言一定要符合儿童本身的特点。二年级的孩子一个个思维开阔想象力极其丰富,眼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对神话故事很感兴趣。同时,评价语言也要符合课文的特点。这篇课文主要给我们展现的就是黄山奇石的神奇。围绕“神奇”一词和学生年龄特征,我特意结合了学生特别感兴趣,也都熟悉的《西游记》里的内容来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