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借助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文字展开想象,把故事情节想象更丰满。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四次对话。教学难点:把握人物的情感,体会人物的心情,用朗读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教法: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重点是促进师生、自我、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学法:采取“读悟结合、品词析句、想象补白、角色体验”等方法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教学力图体现:1、朗读对话,读出理解、情感、意境、感悟。2、立足文本,进入童话情浓、意美的境界。3、训练语言,多元理解,感悟童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美丽约定(体会鸟儿和树的情意之深与分别时的难舍难分。把握第一次对话依依惜别时的留恋及它们对明年相见的渴望和期待。)1、美好情景,回忆导入师:昨天我们读过课文《去年的树》,知道了树与小鸟是一对朋友。总结板书:鸟儿寻找树2、先学师:鸟儿为什么要寻找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来读1──5自然段,说说你了解了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分别时的心情的呢?生:边读边找,体会感情。3、指导解疑:师:谁来说说你了解到什么?(1)通过抓重点词语“天天”“必须”和句子感受鸟儿与树是好朋友。(2)教师点拨引导:你抓住重点词“天天”感受到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这是一种读书的好办法。除了了解到他们是好朋友,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他们分别时的心情呢?(3)学生教师共同发表建议:教师追问:“我明年春天一定会来”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吗?教师:我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好朋友分别时的留恋,从这个“!”也能感受到他们都有一种渴望和期待呀!透过它,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书时,不仅要注意词语、句子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也要注意标点所表达的意思。4、练习朗读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读读他们话别的场面,看看哪一对的树和鸟是这样的难舍难分!出示幻灯:练习朗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师:现在我就是这只鸟,看一看哪棵树话语能打动我,让我回来给你唱歌。师评价:有一些心动,但不一定回来,如果你再诚恳些我就会答应你!师评价:你的话语这么真诚,我答应你好哇,你等着我!师:谁来扮演小鸟,我们都是树看看你的回答能不能我们相信你会回来?师评价:你是树相信他会回来给你唱歌吗?(这里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相信因为回答的语气坚定或者不相信因为回答的不够坚定来评价学生的朗读。)师:相同的对话,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挑战大家的想象力和朗读能力。师引读:此刻小鸟落在树的枝头向好朋友道别了,树会真诚地说:师引读:小鸟会诚恳地回答--师引读:是呀,看着鸟远去的背影,树依然会大声的喊--师引读:小鸟在远处回头,依然会坚定地回答--师引读:鸟已经看不见了,树依然会自言自语的说道--师引读:小鸟在远方,下定决心-(4)小结:一个充满期待,一个满口承诺,就这样一个美丽的约定开始了。(板书:约定)二、艰难寻找,体会鸟儿的诚信。(研读鸟儿寻找朋友的的三次对话,体会鸟儿的心情变化。)1、谈话导入:这个冬天对于小鸟和树来说显得是那样的漫长,春天终于到了,田野里和森林里的冰雪融化了,小鸟又回到它的好朋友--去年的那棵树的身边来可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去年的树不见了,只有树根留在那里。鸟儿面对事情的变故,心情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想象。2、先学师:鸟儿分别向谁打听了树的消息?请大家默读课文7-15自然段,动笔画一画。边画边体会小鸟的内心感受。3、指导解疑,练习体会师:你能不能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这个问题再回答一下好吗?师评价:非常好,我们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来表达,就会显得很有层次。同桌之间练习说一说。出示幻灯片:“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树根说:“伐木人用斧头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