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风情高地教育--------东北三省访学报告黄伟林2014年12月8日至13日,为了开拓学员的教育视野,提升学校管理与办学实践能力,提高办学水平,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与广州市教育局为我们广州市第五期卓越校长班策划了影子培训活动。我们38名校长在北师大教育部李院长的带领下前往了东北的大连、吉林、哈尔滨三个城市。虽然时值深冬,零下20多度的低温和刺骨的寒风没有消退我们学习的热情。对6所优质小学的教育一周的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通过学习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国家最北的工业城市的学校现状,了解了东北三省的历史发展、教育现状以及校园文化。通过思考我也进一步懂得了如何把先进的理论与风情各异的地方文化相结合,让地方教育大放光彩,各放异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学校彰显自身的办学特色。短短的8天考察学习,给我们留下了终身的印记,那一幕幕参观、访问、座谈、交流的剪影仍不时在脑海中浮现,而那一段段积累、沉淀、提炼、升华的思想也逐渐成型。这一行,我们既领悟了教育先行者们思想的魅力,也感受了众名校丰厚的文化积淀,获益良多!所有这一切,都将是我宝贵的人生经历,也为我在教育路上行走点亮了一盏明灯。一、强化学校内涵建设,提升特色育人水平。大连市沙河口区南平小学。学校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绿地面积近200平方米,拥有13个教学班,400名学生和35名教师,其中学校有5位市级骨干教师,3位区级骨干教师,4位校级骨干教师,是一所中等规模学校。学校确定了“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教育理念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宗旨,实施小班化教学,打造精致教育。十几年追求,南平小学走上特色学校的创建之路,成绩斐然。(一)、加快内涵发展,打造语言文字特色品牌。学校在发展策略上,依托语言文字工作丰厚的底蕴,以内涵发展为基础,并以特色发展为突破口,打造语言文字特色品牌。因此,学校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校园语言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语言文化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用语用字水平。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现已弥散于整个校园,渗透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并向校外、社区拓展,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大连市内唯一一所获得了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主要做法是:1、坚持语言文字“三纳入一渗透两位主”的工作要求。把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语文教学和学生技能基本训练中,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中;渗透到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语文教学作为普及国家通用语教学的主渠道,以写字教学为主阵地,全面提高学生用语用字水平。2、通过“一个阵地两个方面三条辐射线”创造性地推进实施。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牢牢抓住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语言文字训练的两个方面,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综合实践、社区活动“三条辐射线”作用,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我们通过对学生律诗、宋词、高年级或初中课本中经典名篇等诗书诵读指导;通过设置与通用语言文字内容相关的校本课程,编写纲要、教材与评价标准;通过对中华传统经典内容宣传,学生方言、传统用语用字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并在社区进行推广和应用,从而扩大学生应用通用语言文字的范围和环境,促进社区语言文字环境的优化。3、以活动促发展,提高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知名度。不断借助语言文字特色展示活动、南平金话筒、经典诵读、南平网中语言文字板块,利用一个个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阵地,交流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平台的构筑,增强语言文字宣传实效。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普通话及规范字普及的活动与实施,并不断扩大学校在社区、教育部门、社会的影响,通过小学校推动大社区影响大社会的方式,推动小学生带动大家长影响大家庭的活动的持续开展,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在社会的推广尽最大力量,也为创建教育强区软建设出力。学校在打造语言文字特色品牌中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荣获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写字实验学校、国家汉字规范书写实验学校、全国写字教育先进学校的殊荣。(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争创艺体教育佳绩。艺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