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车的运动》是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4课。本单元围绕公路进行内容的串联,很自然地就讲到路上行驶的车,车的运动。看到了公路上繁忙往来的车,看到车在运动,会想到什么新的问题?教材提示: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汽车的运动情况?这正是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这一要求,基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课文分为三个层次来展开学习:首先是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尝试描述。在课文的方框中记录下来,是为了让学生能有机会回顾自己在一节课的学习中思维发展过程,为今后的学习积累经验。其次是通过实验和游戏,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科学描述的体验。为了保证课堂上得这个实验足够真实、典型,教材提供了游戏的四个基本步骤:准备、观察、记录、描述。在准备过程中,教材通过一幅学生讨论图提示了几个方面:要做好记时的准备吗、要确定行驶的距离、给不同的车编号、要确定参照物等。观察时,要注意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体验不同的“工作”。最后一个环节则是要求学生根据观察、记录的情况,对小汽车的运动状况尽可能的全面描述。第三、本课是以小汽车为研究载体的,小汽车是运动的物体的一个代表。因此,教材的最后一个部分要求学生思考:需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试着进行描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以玩具汽车为载体的学习,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等。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玩具小车的运动,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与评议。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描述玩具小车运动时,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教师:记录表,尺子、秒表,木板,用于讨论公路汽车运动的课件学生:不同的玩具小车教学重点: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教学难点: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视频,想不想看?(课件播放公路上车来车往,一片繁忙的画面)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描述记录在书中方框里,在班上交流。(汽车做为一种交通工具,学生并不陌生。针对汽车运动情况,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想: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一辆汽车的运动情况?学生作出假设:生:可能与快慢有关。生:可能与方向有关。生:可能与从哪儿走有关。生:可能与停到哪儿有关。生:可能与位置有关。生:可能与地方有关。(板书:车的运动与快慢有关、与方向有关、与位置有关)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假设,这些条件都有可能对车的运动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车的运动》。(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