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五方中心小学教师:邢亚利教材介绍——析《燕子妈妈笑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写的是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导下,通过三次仔细观察,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整篇课文充满童趣,语言浅显易懂,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的课文。设计理念——明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实际,结合教材特点,创设情境,以读代讲,以疑促读,引导学生读中探疑,疑中求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加强语言实践,受到情感熏陶,从而将课堂引向生活。教学目标——定1、学会本课10个会认字,正确书写7个会写字;学习新部首“王字旁”。2、积累词语、句子。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能分角色朗读课文。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清1、识字、写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3、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准备——实教学(课件)、燕子头饰、冬瓜、茄子的实物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条谜语,看谁猜得又对又快。1、一只小鸟穿黑袍,尾巴尖尖似剪刀,又衔泥来又衔草,屋檐下面把房造。(打一鸟类)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有芝麻。(打一蔬菜名)身穿绿衣裳,身胖地里躺,生的籽儿多,个个白脸膛。(猜一蔬菜名)2.引出课题,板书后齐读课题:燕子妈妈笑了3、鼓励学生由课题质疑后筛选问题:“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由此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扫除阅读障碍1、教师引导:要想读好课文,先要闯过“字宝宝”关,你们有信心吗?⑴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⑵反复认读圈出的生字,直到读准读熟。⑶同桌“你指我认”,互帮互学,互查互评。⑷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完成“猜猜我叫啥?”的抽字游戏。2、教师检查反馈⑴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指名小老师领读,小组开火车读,齐读,组词。⑵用大屏幕(或小黑板)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词语,全班读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三、指导合作,读中探疑——培养阅读能力1、回顾问题:上课时我们读了课题,提出了一个问题“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你们知道答案了吗?(指名初步反馈)2、出示合作要求:⑴自主读文,思考:小燕子先后几次到菜园里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每次都有什么发现?请你用“——”画出有关的语句。⑵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互帮互学。⑶小组内试着分角色朗读燕子和妈妈的对话。4、巡视指导合作学习。5、指导汇报合作学习的情况(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大屏幕(或挂图)出示小燕子飞到菜园里的情景图,指名反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感悟重点语句:第一次:“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出示实物冬瓜和茄子让学生感知一大一小,练习读出小燕子高兴的语气。第二次:“妈妈,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引导学生观察冬瓜和茄子的颜色。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兴奋)第三次:“妈妈,妈妈,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指名学生上来亲自摸一摸,体会小燕子的发现,感受小燕子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惊喜)6、小燕子三次不同的发现,妈妈都有什么不同的反映?(让学生找出妈妈说的三句话,教师出示句子)7、指导朗读描写燕子妈妈的句子,体会妈妈的心情。8、讨论:为什么第三次妈妈才满意地笑了?(小燕子学会了仔细的观察)(做什么事都要仔细观察,才会有更大的收获)9、想象燕子妈妈最后会对小燕子说什么话?四、角色朗读,疑中求悟——实现阅读期待1、师生分角色朗读2、同桌分角色朗读3、指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回归文章整体。4、创设交际情境,老师扮演小燕子飞到学生之中,让学生以燕子妈妈的身份与老师扮演的燕子进行对话。五、拓展延伸,引向生活——加强阅读实践1、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想象一下菜园里还有什么蔬菜?小燕子通过自己的观察还会有那些发现?(或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