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听韩立福教授报告有感VIP免费

听韩立福教授报告有感_第1页
1/5
听韩立福教授报告有感_第2页
2/5
听韩立福教授报告有感_第3页
3/5
听韩立福博士指导有效教学讲座反思银丰学校孟军玲听了韩立福教授的报告,感受颇深。对新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理念即观念,是精神的“原子弹”,是行动的向导。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就不会有先进的教育行动。教学改革的困难主要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成功基本上都是新教学理念实践的结果。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课改,研究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水壶”,学生是“茶杯”,而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学生是“烟火”,要求教师是“打火机”,教师要点燃学生的智慧、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进取心,使每个学生每天都燃烧起来。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努力做到四个转变。一是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变成新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二是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促进者;三是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变为“跨学科型”教师;四是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鱼”,也不仅是“渔”,更应该是“欲”,即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的新角色应该是课程资源的建构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对的交流者,课堂教学的研究者。二、备好课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众所周知,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但要达到有效备课,韩博士告诉我们要树立五种意识,即角色意识、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对话意识、发展意识;建构五大理念,即备课生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训练课堂化、过程体验化;遵循五大原则,即师生共备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尊重和满足原则、学习与研究原则、效益与质量原则;落实五大行动,即长期备学生长期备课程、长期备情境、长期备自己、长期备设计。其中备学生又包括备全体学生、备学生基础、备学生能力、备学生问题、备学生情绪;备课程主要包括备目标、备知识、备技能、备资源、备意义;备情境包括备问题情境、备思维情境、备活动情境、备批判性想象性情境;备自己要做到备弱点、备期望、备形象、备风格、备话语备设计要做到备过程、备课件、备方法、备拓展、备时间。可以看出备课一定要考虑全面、精心策划,就如全国著名教师斯霞老师所说的那样:“我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推敲,直到备出自己认比较满意的设计方案为止。”从斯老师朴素无华的言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斯老师对备课的态度。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向她学习,静下心来用心备课,踏踏实实认真备课,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三、上好课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彼此沟通、相互促进与发展的主要场所。学生的认知情感与学习行为习惯等都是在课堂上逐渐形成的,因此上好课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韩博士倡导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构建六个理念:即问题呈现师生化;对话系统和谐化;情境刺激多样化;指导科学规范化;训练目标主体化;评价全面真实化。遵循六个原则:即师生共享原则;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原则;全员参与原则;真诚合作原则;人人成功原则。落实六个要素:即问题;对话、刺激、指导、训练、评价。其中韩博士详细讲解了“六要素”的教学行为策略,给在座的每一位教师指明了有效教学的方向。第一行为策略是师生共同生成问题—体现问题要素:该行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重中之重。学生悠然提出问题,教师艺术化提出问题,然后扶学生上“问题支架”,教师对问题进行整合,提升问题质量,既体现了概念性、原则性问题,又体现了习题性、拓展性问题。第二行动策略是建构和谐的对话系统:1、营造环境,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2、建构关系,建立合作互动的良性交往关系;3、组织对话,让思维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4、合理整合,使题突出,层层深入,效益优化;5、科学有效的组织对话秩序,提高学习效率。第三行为策略是创设有效问题情景:主要有五种方法。1、语言刺激,激活言语逻辑思维;2、媒体刺激,拓宽信息视野;3、演示刺激,激活直觉思维;4、情境刺激,如临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听韩立福教授报告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