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作业书写的能力作者单位:湖北省浠水县走马小学姓名:赵桂枝.丰光明电话:15572348185.18971739573QQ:1328432119@qq.com《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程中都要加强写字教学。”其旨不仅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且利于传承中华汉字文化。《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能正确.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其旨在于让小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极其认真的良好习惯,使其终身受益。所以,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作业书写的能力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责任。一.作业书写能力普遍较差的现状分析现代基础教育较过去传统教育,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重视学生汉字书写的意识,却不同程度的淡化了,造成小学生作业书写的能力普遍下降。笔者就近几年所在学校的实际现状,做了一点分析。具体体现在:社会对传统汉字文化传承的思想有认识上的模糊,学校对汉字书写的教学理念有所淡化,教师(含部分领导)对作业书写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1.受应试教育思想制约。学校没有如《作业书写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小学生的写字(午写)课,形同虚设:教师挪用,或上其他课程,或让学生做其他作业,或学生自习;更多的是被语文教师占用讲课文去了。这样,大问题就来了:语文教师都不重视了,其它学科教师能重视吗?——作业书写质量肯定差,小学生作业书写能力肯定差!2.语文教师注重识字教学而轻视写字教学。“写字”教学的全过程,有些教师其实只是“识字”教学“音.形.义”中“形”教学过程的又一次简单重复:导写.练写.默写.听写,只要不写错。3.一些学科教师(含首要责任的语文教师)中,不注重小学生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教育”。因为不注重书写坐姿的教育,不注重书写执笔的纠正,不注重书写字迹的端正,不注重书写卷面的整洁……久而久之,好的书写习惯未养成,不好的书写习惯全到位!4.作业书写的教学方法单一化.模式化。说简单一点,就是作业书写的教学方法,缺少那种融严肃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二.提高小学生作业书写能力的对策思考通过以上分析,注重和提高小学生作业书写的能力,学校管理者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应该把它作为小学教学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环节,从起始年级抓起,将其纳入学校养成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做保障。1.学校重视,领导带头,家长配合,全员参与,真抓.细抓.狠抓“作业书写良好习惯”养成教育。(1).目标明确。让所有的学生作业书写都能达标——端正.规范.整洁。(2).责任明确。提高作业书写的能力,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任务和责任,也是全体教师的任务和责任。(3).三个结合。教师示范与学生练写相结合:因为教师的行为习惯是“镜子”是“标本”,所以平时讲课板书.学生作业批改,必须工整.规范.美观,不得潦草,不得出现笔顺错误。语文学科作业和其它学科作业相结合;学校管理与家长配合相结合,做到“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培养学生好的作业书写习惯。(4).课时保障。写字(午写)课不能挪作它用,应该成为“提高作业书写能力”教学的主阵地,是其它学科作业的示范基地:每一笔画都要指导“起笔.运笔收笔”的技巧以及间架结构的规律,培养学生“眼到.手到.心到”的书写习惯。语文学科打先锋,门门学科都行动:让作业书写的过程,真正地成为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2.培养兴趣,贵在坚持。(1).学校的文化建设不能缺少汉字的书法文化,而且要有长期性,因为学校应该是传承汉字文化的主阵地。(2).学校.班级都要定期举办“优秀作业展”,鼓励先进,鞭策后进。(3).学校每学期开展1——2次竞赛活动,要做到形式多样,能营造“认真作业.认真书写”的良好氛围。3.建立评价机制,促进全面提高。(1).制定《作业书写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制度要体现其层次性和实用性:起始年级重“书写习惯”的养成,严格打好“正确.端正.整洁”的基础关;中年级重“书写习惯”的保持并有所提高;高年级初步形成“规范.流利.美观”的审美观。(2).建立“作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