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不对的。重点难点: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不对的。难点: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比萨斜塔图)同学们,这就是比萨斜塔,比萨斜塔因倾斜不倒而出名,他的出名还跟一个人有关,他就伽利略,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自由落体试验,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2、出示课题:齐读:《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理解多音字“着”的读法二、初读课文:1、学习生字:出示本课生字,找学生读并组词。2、记忆生字:学生说出难字记忆的方法。3、出示自学目标:带问题读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文中主要的人物是谁?是哪国人?(3)、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叙述)4、指名回答:课文主要的人物是伽利略,他是意大利人,伽利略先对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然后通过反复许多次试验,都得出同一个结论,接着他向学生宣布试验的结果,同时还要在比萨斜塔做公开试验,最后,他证明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过渡语: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伽利略(出示伽利略的简介)课文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我们去了解那就是(亚里士多德)出示课件三、导读全文:(一)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假如亚里士多德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对他会是什么样的态度?2、理解“信奉”一词的含义师过度语:如果有人反对亚里士多德会怎样?生: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3、教师指导读这两句话?4、课件出示: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将反问句改陈述句不要违背人类的真理.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不可以违背人类的真理.(二)导读课文第三段(重点段):师:亚里士多德到底提出了什么样的真理使得人们如此的信奉他?1、课件出示: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亚里士多德师:用自己的话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话。2、课件出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系,物体越(重),落下的速度越(快)3、课件出示:动态图演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师:当时人们都是这样认为的吗?谁不是?4、小组合作学习,伽利略怀疑的理由?板书:产生怀疑5、课件出示:理解伽利略的两种假设结论假设(一)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就会比10磅重的铁球(慢)。假设(二)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就会比10磅重的铁球(快)6、伽利略假设的两种结果分别用动态图演示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结果:1+10慢于101+10快于107、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同学们如何理解“一个事实”和“两个相反的结论”(“一个事实”指的是大小不一样的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两个相反的结论”指的是11磅重的铁球,它下落的速度一种是慢于10磅重的铁球,一种是快于10磅重的铁球)(三)导读课文第四段师:这是怎么回事,此时此刻伽利略要干什么?1、默读第四自然段,用直线画出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2、伽利略做了几次试验?(许多次)从哪个词看出是许多次?板书(反复试验)3、伽利略有可能会在哪做试验?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课件出示: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铁球往下落的速度与铁球的没有关系。师:伽利略向他的学生宣布试验的结果,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板书(公开试验)4、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若》,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生命危险的,这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课件出示火烧布鲁若)师:这就是怀疑的代价,做为伽利略的亲人、朋友、身边的人快来劝劝他放弃做公开试验的念头吧!5、说话训练:课件出示作为伽利略的亲人,朋友,身边的人,担心他吗?会怎么跟他说呢?父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