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上小学了一、主题背景:再过半年,幼儿即将进入小学,此时孩子们已经开始憧憬起自己的小学生活了:他们羡慕一年级的哥哥姐姐背书包上学、羡慕一年级的哥哥姐姐戴红领巾。小学生在他们眼中是那么地神秘而又了不起。他们常常就自己上哪个小学进行交流,对上小学充满了期待,对小学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在“准备上小学了”主题活动中,教师需要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需要在活动中运用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进入小学奠定基础。我们希望不仅在这一主题中,而且在整个学期中都把入学准备教育贯穿始终。二、主题目标:1、知道自己是一名即将上小学的大班小朋友,初步认识小学环境并感受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对小学的初步了解。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懂得珍惜时间,有一定的时间观念和任务意识,学习自律和尊敬他人。3、愿意接受有难度的任务,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敢于不断尝试。4、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小学的认识,激发他们向往小学的美好愿望。三、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一)活动室及墙面环境创设:1、师生共同收集小学少先队活动、上课情况的照片和红领巾等实物,丰富幼儿对小学生活的认识。2、将幼儿参观小学、访问小学生及准备上小学的讨论内容,分别以照片、文字、图画等不同形式,分栏目布置在“我在成长”专栏。3、师生共同将活动室的桌椅按所参观的小学课堂模式进行调整摆放。4、墙面创设“我眼中的小学”、“问题树”、“小学预备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小学的印象并提出有关小学的问题。(二)区域环境创设:阅读区:1、提供各类图文并茂的图书,丰富阅读区,与幼儿一起制作分类标记,如正确看书的图示,引导幼儿爱惜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我们的名字”,让幼儿辩认自己和同伴的名字。3、字图配对游戏。提供汉字卡片和相应的图片,让幼儿认字配对。益智区:1、提供跳棋、五子棋和自制的好学生棋,培养幼儿做事的坚持性。2、提供小闹钟,引导幼儿认识时间,墙面上根据不同的时段配有不同的图片。如:7:00配有起床的图片。3、提供长短不一的丝带、麦管、纸盒、绳子等物品和各种尺,让幼儿进行测量。美工区:1、幼儿每人一本成长周记,记在自己的进步。2、提供纸、笔、颜料、彩纸等,引导幼儿选择喜爱的故事内容,自制图书,举办自制图书展。建构区:提供积木、胶粒等辅助物,用堆砌、架空、架高的方法建构小学的外貌和基本设施,能用胶粒搭建围墙和栏杆并进行装饰,了解小学建筑和幼儿园的区别。(三)资源利用1、请家长有意识地布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每天坚持取牛奶、报纸,到商店购买小商品,拿筷子,拿拖鞋等),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2、请家长带孩子到自己所在学区的小学参观,或让家中读小学的哥哥姐姐介绍自己的小学。四、预想教育活动:艺术活动:《老师再见了》(歌曲)、《快乐圆圈舞》(舞蹈)、《难忘的“六一”》(美术)、《折纸皮球》(美术)健康活动:《玩球游戏》、《丹顶鹤》、《飞镖比赛》、《打狐狸》、《毽子游戏》科学活动:《换钱》、《写数字》、《几点钟》、《学测量》、《几点半》、《小红的一天》语言活动:《我的图书》(一)(二)、《你来写一写》、《渔夫和金鱼》社会活动:《参观小学》、《小学生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