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教学工作会讲话稿同志们:这次教学工作会议开得很好。好的标志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一是刘校长作了一个好报告;二是出台了一些好措施、文件;三是十个学院院长发言,交流了一些好经验;四是大家经过热烈讨论,提出了一些好建议。会后,希望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要认真吸收,修改好文件,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最近,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学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三类人才。我看到这个政策的出台很高兴,我们xx工业大学的改革举措与之是完全一致的。“7”对应“应用型”,“2”对应“复合型”,“1”对应“创新型”,并且,我们在两年前就提出来,现在正进行着这方面的实践。因此,我们的72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顺应潮流的,是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是符合上级要求的。我们一定要坚持把这条路走下去。关于721人才培养模式我已经讲过多次,上午刘校长的报告中也讲得很清楚,龚校长在各学院也作了这样的报告,我在暑假教学工作研讨会上也做过比较系统的发言。今天,我换一个角度来讲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讨论。第一个问题。大学是什么。这是一个长久的话题。我们长期生活在大学里,未必真正了解什么是大学。大学,是大家学习的场所。凡是有资质上大学的人,都不应被拒绝。各种各样有资质的人都可以到大学来学习、探究知识、讨论问题,进实验室、进图书馆、听各种讲座,这才是大学。这在许多国外大学已经做到了。大学,是做大学问的机构。大学里有教授、研究生,各种专职从事研究的人员,传授的是高深知识、专门知识,做的是大学问。大学,还是一个文化“大染缸”。大学有各式各样的文化,有各种不同风格的教师,有各种各样的学生,这里允许学术上第1页共4页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显特色。如果说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模一样的,第一那是不可能的,第二那就不叫大学。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包容、自由、创新。大学应包容各种各样的文化、各种各样的老师和学生,大家在大环境中相互浸染、相互影响,共同研究学问,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文化素养,人人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发挥。此外,大学还要不断地进取、改革,引领创新。因此,培养人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大学首要工作,就是搞好教学工作。重视教学工作是大学的第一责任,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责。第二个问题。教学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学相长。以往的教学受到很多制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使用的是教育部统编教材,课堂教学基本上是照本宣科、照屏宣科、“满堂灌”。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是人对人的一种交流学习艺术,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然是艺术,必然会因校而异,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因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而异,因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能力与水平而异。既然是社会活动,就应该符合国家的、社会的发展,满足家长、学生的需求。这就为我们建立“721”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个问题。改什么。我们都知道,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一句话、一个措施就能完成。改革的关键是怎么改,改什么。我的观点是,教学改革无禁区,教学改革的确需要常新、常思、常行。我们必须把握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马克思主义、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不能动摇的。可以说,教改无禁区、此处有纪律,各位老师不要踩红线,除此之外,教学改革不设禁区。我们要相信,一个有水平的老师,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一个有良知的老师,一个把教学当艺术的老师必然会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而一个不关心学生、不肯动脑筋、不认真负责的老师,肯定是照本宣科,而且还把第2页共4页这当成理由,说什么按规定办事。那么,到底要改什么。我想至少应该有四个方面。第一,改革陈旧的、落后的、冗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第二,改革阻碍人才成长的教学方式。第三,改革僵化的教学组织。第四,建立科学的、与时俱进的人才观和人才标准。第四个问题。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改革的目的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