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引入情境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爬山》,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从父亲第一次所说的话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呢?3、是啊,父亲的话使“我”明白了在困难面前,要有决心、有信心,征服了自己就征服了困难。那么,父亲还说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回顾课文内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习父亲第二次说的话(课件出示)●父亲喝了一口水,慢条斯理地说:“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1)指名读。2)小组内交流、讨论,父亲的话强调了什么?(父亲的话强调的是爬山的过程,强调爬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就是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去努力,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的。)3)“我”的说法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自己并没有尽最大努力,所以羞愧地低下了头。)4)能说出一个你自己尽力(或没尽力)的一件事吗,你今后会怎样去做呢?[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在于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结合自身的例子,不但能更好地加深对课文本内容的认识,而且更具有实际的教育意义,突显人文性。]2、学习父亲第三次说的话(课件出示)●……“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用脑袋去思考。”1)自由读。2)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或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结合父亲是怎样做的来理解。)3)父亲的确话给了你哪些启发呢?(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体会。)3、(课件出示父亲三次所说的话)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2)完整地谈一谈自己从父亲的话中得到的启示。[再次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揣摩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认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齐读。2)“我”从这次爬山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抓住“沉静”和“智慧”结合前文的学习来谈)3)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背诵。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1、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总结本课的闪光点。2、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看一看大自然的美景,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然后用心灵去体会,用大脑去思考。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设计:21爬山征服自己尽力做事智慧懂得欣赏练习设计: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1)我们迎着朝阳向山上走去。2)学习和爬山一样,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格外——征服——凝视——仿佛——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1)我似懂非懂地听着。2)只见山下一片碧绿的树海中,几座房子若隐若现。3)父亲慢条斯理地说:“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4)睁开眼睛后,我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报告那些不同的声音。4、按课文内容填写。1)大自然的美景,不只(),还要用(),更要用(),最后用()。2)……回到了灯火辉煌的都市。从青山那里,();从父亲身上,()。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1)仿写。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来。2)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如果你只是急着下山,又怎么能欣赏沿途的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