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印刷所、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3.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一、导入,介绍时代1.“教科书”是什么?(学习用的课本)2.板书:珍贵的教科书3.怎样才称得上“珍贵”?(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读后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1.提出默读要求: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1)明确: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第四段(第11自然段)(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明确: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四、自学课文1.思考:为什么说教科书挂珍贵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3)边读边想。思考老师提的问题。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五、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2.讨论: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炮火连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亮开: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嗓门:嗓音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争先恐怕:争着向前,惟恐落后。恨不得: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嘶叫:马的叫声。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盘旋: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叨念: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六、作业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2.各自小声读课文,读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讲的故事。3.导入: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我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二、讲读第一段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2.读前提问:在战争环境里学习,条件非常艰苦,遇到什么困难?哪一个困难比较突出?为什么?读后明确: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3.讨论。(1)学生答:遇到困难是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2)学生答:没有书的困难较突出。(3)教师问: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4)学生答:最困难的是没有书的“最”字。因为他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4.教师引读:“是啊,当时条件多艰苦啊,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想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艰苦条件和同学们克服困难写具体?明确:突出顽强学习精神,衬托教科书珍贵。6.教师: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孩子们多想有一本教科书啊!请同学们自由读2.3.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用什么语气、感情读的?为什么这样读?你想到了什么?7.讨论交流(10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希望”或“盼望”?为什么?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明确: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强烈,如果换成希望或盼望,说明教科书没有那么珍贵。(2)“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