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走向世界的日本VIP免费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1页
1/9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2页
2/9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3页
3/9
1第4课明治维新的影响——走向世界的日本(近代化)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兰化一中:杜立伟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后期,德、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其中,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34刺杀大久保利通的有可能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要刺杀大久保利通?他们有什么样的诉求?针对他们的诉求,明治政府是怎么做的?农民、中小地主、中小资产阶级农民负担过重,中小地主认为地税负担过重,中小资产阶级不满政府对于大资本家的扶持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制定宪法5重点概念讲授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内阁枢密院治外法权6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重难点突破71、相同之处:(1)、背景:内忧外患——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殖民地的危险加剧;国内封建落后,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为摆脱困境而实施的变革。(2)内容:都提出了“自强”、“求富”,富国强兵的目标,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短时期内移植西方的大机器工业,从办军事工业入手,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标志着两国近代化的开端;都创建了近代海军;举办了新式学堂。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8不同之处:(1)领导阶级:日本是从封建统治中分化出来,不满幕府统治的中下层武士(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化);中国的洋务派是封建势力的一部分。(2)目的:日本明治维新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推翻幕府的封建统治;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是为了镇压国内人民革命,巩固封建统治。(3)性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4)内容:日本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生活习俗诸方面,进行了全面向西方学习的改革。洋务运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仅仅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包括生产、军事和教育技术),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只“布新”不“除旧”,没有对封建体制进行全面改造;9(5)结局:日本在维新后国力迅速强大,建立起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了民族独立,成为亚洲的强国,并很快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了清朝。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为标榜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原因有二:一、洋务运动没有对封建体制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造;二、“富强”的前提是独立。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获得民族独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走向世界的日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